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5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嘉宾热议“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增进对话才能收获双赢
本报记者 廉 丹

5月16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分论坛进入第二天议程,嘉宾们围绕“亚洲文明的内涵与演化”“亚洲文明与当代亚洲发展”“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进行了3个单元的讨论。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哲学所所长萨拉拉耶夫·努尔高度认同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坚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文明绝无高低优劣之分”等话语。他认为,全世界不同的文明都是平等的,我们必须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吉尔吉斯斯坦拥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的历史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吉尔吉斯斯坦的记录。我们还要用现代的方式,不断提升传承我们的文明。“古丝绸之路对亚洲很多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吉尔吉斯斯坦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如今我们同样非常重视‘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相关项目。加入‘一带一路’是与其他国家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绝佳机会。同时,我们通过开办孔子学院、我们的国家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加深了解、增进对话,以促进合作、取得双赢。”萨拉拉耶夫·努尔说。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研究员龚雪分享了当地多种文明和谐共处的经验。“新加坡民族、宗教十分多元。新加坡保持文化多样性和多文化和谐相处的成功经验就是政府和全社会都悉心呵护。”她说,首先,法律从源头上保护民众的种族习俗、宗教信仰自由;第二是教育,让英语成为教学语言,以确保在各种宗教、种族中保持中立;第三是鼓励混合居住,不提倡单独的种族社区。

文明在继承创新中才能不断发展,在应时而变中才能不断升华。谈到亚洲文明的未来,亚美尼亚国家科学院基础科学图书馆科学顾问提格兰·扎尔加利安这样说,“古老的亚洲文明是智慧的象征、创新的典范,很多发明创造都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人类进入科技时代,以AI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正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新的一代如何在‘机器人换人’时代中获得力量,最重要的就是增加文化底蕴”。他认为,保护亚洲文明的多样性,还需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埃及外交事务委员会执行主任伊扎特·萨德表示,不同文明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历史上就保持着和平友好、互利共赢的关系。中国过去4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让7亿多人口脱贫的模式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阿关系不断深化,很多阿拉伯国家民众都开始了解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