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5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绥阳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多重服务体系
从“挪穷窝”到“谋新业”
本报记者 王新伟 通讯员 姚 浩
贵州省绥阳县风华镇虹桥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黄 云摄 (中经视觉)
绥阳搬迁群众在虹桥社区文体广场锻炼身体。 姚 浩摄 (中经视觉)

近年来,贵州绥阳县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引领,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积极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

“以前在山上种辣椒,顶着烈日,一天下来要被晒掉一层皮,收入还很有限。现在比以前轻松很多,不仅搬入新居,我们还有了新工作,每年有五六万元的收入。”在贵州省绥阳县虹桥社区移民群众安置区,安置户何万洪说。

走出深山

2016年,绥阳县全面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对居住在生活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区群众实施整体搬迁。3年来,绥阳投入近5.4亿元资金规划建设了10个安置点,安置2059户8984人,其中贫困人口1409户6117人。

风华镇虹桥社区是全县搬进人数最多的安置区,如今,有来自全县13个乡镇的8000多名搬迁群众入住。

今年3月份,宽阔镇天台村村民阮德江一家搬入虹桥社区。阮德江曾经居住的地方山高谷深,交通不便,买点生活必需品都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一家六口人长期挤在破旧的木板房里。

“以前长期生活在大山上,活了几十岁只去过几次县城。”阮德江说,搬进新居,居住环境变好了,生活也更方便了,最重要的是子孙后代有了更好的生活和成长条件。

虹桥社区配备了警务室、卫生室等公共服务场所,完善了文体娱乐设施,建立了“4∶30学校”和爱心超市,同步完成了搬迁群众从迁出地到迁入地的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的转移衔接等工作,“从高从优”落实政策,织牢低保、医保、养老保险安全保障网,促进搬迁群众由农民向市民转变。

教育和医疗,是搬迁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绥阳县充分统筹迁出地和迁入地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保障搬迁群众就读有学校、患病有医院,目前,搬迁对象中已落实就近入学900余人。

早在2017年,风华镇卫生院就整体迁入虹桥社区,不仅让社区群众实现了就近就医,还为近万名搬迁群众建立了健康档案,每月定期到安置点开展义诊和健康宣传活动,帮助群众免费体检,对搬迁群众健康状况实施动态管理。

“每个月风华镇卫生院都会来社区开展义诊。现在,我有签约医生,每个季度都上门来给我检查身体。”搬迁群众陈仁友说,现在生病就医,很多医疗费用都能报销,“比以前安心多了”。

帮扶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绥阳县牢牢把握这一关键问题,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通过建立就业服务、技术培训、安置就业三种长效机制,让搬迁群众就业有岗位、创业有平台,实现每户都有一人以上就业。

何万洪、钱应桃夫妇曾居住在小关乡人迹罕至的深山区,那里无法通车。为了摆脱贫困,他们种植了20亩辣椒,每年有3万多元的收入,但却疲惫不堪。2018年初,何万洪一家搬进风华虹桥社区,相关部门提前为两人安置了就业岗位,夫妻俩却拒绝了。

“我们还年轻,还是把安置名额留给那些年长的人吧。”后来,何万洪夫妇参加了绥阳县人社局组织的厨师就业培训,没多久,夫妻俩四处筹款,在附近的金承村街上做起了早餐生意。

“我有4个孩子,每天靠编织背篼过日子,劳动强度不大,收入也比以前种地高得多。”虹桥社区居民梁玉素搬入新居后被安置到编织企业务工,后来还带动5名搬迁群众在家中就业。

“如今在蔬菜基地务工,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人,生活比以前轻松多了。”年近五旬的搬迁群众王江平,现在是一名在福轩蔬菜基地工作的工人,每天按时上下班,生活有规律,收入也很可观……

从“输血”到“造血”,增强了搬迁群众面对新生活的勇气和底气。

近3年来,绥阳举行了20多场大型招聘活动,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搭建就业渠道,解决就业2000多人;邀请家政、建筑、服装、电子等行业技术人员对安置点群众进行就业技术培训,实现县内外务工1500余人,自主创业40余人;搭建社区管理、扶贫车间等平台推进安置就业,优先安置“零就业”家庭年龄偏大人员、残疾人、60岁以上老人等320余人。

和谐社区

对众多搬迁群众而言,新家是陌生的,却是温暖的。

“起初部分搬迁群众入住新居后,居住环境由从前的对门对户变成楼上楼下,邻里关系变淡了。”虹桥社区党支部书记谯文印告诉记者,面对这样的变化,社区设立了27名楼长,建立了13个易地扶贫搬迁工会小组,经常性开展文娱活动,加强搬迁群众间的沟通交流,携手帮助解决家庭困难、处理矛盾纠纷,促进社区和谐治理。

“刚搬进虹桥社区时很不习惯,虽然居住、生活、出行等条件都变好了,但很多人都不认识,感觉有些孤单。”太白镇太平村搬迁群众周江国说,现在,虹桥社区每逢大小节日都会组织集体活动,楼长带头参加,渐渐地,邻里间熟悉起来了,现在很多老人会聚在一起下棋、娱乐,生活很开心。

此外,绥阳县还组建了虹桥移民社区和虹桥社区党支部,在全县从优选择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到虹桥社区,专职开展服务工作。同时设立虹桥社区“新时代市民讲习所”,长期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和“颂党恩”等主题教育活动,建立“感恩馆”忆苦思甜,并在搬迁群众中选树典型,讲述个人迁入新居后自主脱贫的故事,激发搬迁群众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

“这些新‘市民’开始积极参与社区自治,现在公共区域更整洁了,矛盾纠纷少了,邻里间互敬互助更多了。”谯文印说,这几年虹桥社区群众“成长”了不少,“可以说,易地扶贫搬迁这场‘硬仗’,再次检阅了绥阳的干部作风,干群关系更紧密了,社区治理也更加有效长效”。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