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时不我待,要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市场导向作用,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此,我们既要看到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更要高度重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以科技力量优化升级现有产业,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广东的发展情况为例,目前广东制造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尚未完成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产业的转变,无论是产业形态还是增长方式,都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尚未取得新突破,部分研发项目与企业需求脱节,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仍存在诸多短板,创新能力依然薄弱,尤其是原创性、前沿性、引领性创新能力不突出;产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难以满足创新企业增长扩产和招商引资的需求;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滞后,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保护不够严格、侵权易发多发等问题。
这些问题是现阶段广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助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个地区实力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集中体现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必须科学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和重点,推动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要加快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坚持以科技力量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实现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二是完善公共技术平台,健全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体系。目前,广东的公共研发平台与本地企业对接不足,缺乏市场化运作能力,在一些前沿性、引领性研发平台的建设上尚有不足。对此,需集中资源建设面向产业的高水平国家级创新平台,集聚一批创新型机构和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搭建现代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人才引进平台、科技金融平台、科技创新展示平台等,打造创新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创新技术的研发高地,使这些公共创新平台更好地对接产业需求,打造好创新生态系统。同时,立足共性技术领域,从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中确定一批作为公共技术平台给予支持,根据实际需要新建高新技术的公共技术平台,并继续鼓励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
三是强化科技型产业布局。虽然广东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上来了,但质量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应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的产值在广东工业总产值的占比。要向世界级产业集群和世界一流产业集群迈进,重点围绕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环保等重点领域开展产业链招商;针对传统产业集聚的特点推动优化升级,发展工业互联网,引导企业广泛开展技术改造和机器人应用;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加大投入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用于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创新团队引进、知识产权保护、异地科技孵化平台建设等方面。
四是构建一流营商环境。要改革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机制创新;启动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项目建设审批流程;积极作为,为企业排忧解难;充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契机,提速重大投资项目建设进度。
五是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中心。要利用已有优势,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中心,构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用和快速协同保护体系,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环境,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精准、快速打击专利侵权假冒行为,缩短相关领域专利授权周期,提升知识产权审查、确权、维权等工作水平,为科技创新加速发展提供支撑。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潜能。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组织工商、技术监督、知识产权等部门对市场经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厉查办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的生产经营行为,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六是打造科技人才集聚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不拘一格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培育一批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与各大学合作办学。以人才的比重、增长率、贡献程度和满意度等指标为基础,建立人才考核制度。要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提振专业人才科技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要优化人才环境,筑巢引凤,加速人才聚集,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构筑人才资源高地。积极探索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人才政策。
七是大力培育创新文化。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克服重守成、轻创业的思想意识,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要把创新文化培育贯穿到全面深化改革全过程,从政策层面制定“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相关措施,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激发科技人才迸发创新热情。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