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北京顺义区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了5场营商环境早餐会,旨在征求企业家意见,解决实际问题。在已接待的53家企业中,既包括首都航空等重点龙头企业,也包括零微科技等中小微、初创企业。“围绕53家企业提出的诉求,已明确由31个区级部门承办并逐一对照形成了96项专项服务措施,对于其中能够立即解决的19个事项迅速落地办结,对于需要一定时间研究解决的36个事项明确时限、加快办理,对于需长期跟踪服务的41个事项持续做好跟踪服务,切实做到销账式管理。”顺义区区长孙军民介绍说。
这是顺义区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做好企业服务工作推出的硬招、实招,以营商环境早餐会的方式丰富政企沟通渠道,从而建立健全区级“总管家”“服务管家”“双服务生”职责明确的服务体系。
打造“顺义效率”,对标国际一流,优化营商环境。目前,顺义区正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大变革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孙军民说,全区正以服务创新推动效率变革,以科技创新推动动力变革和以转型创新推动质量变革来稳步实现全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首先,顺义区扎实推进“疏整促”,破除无效供给。顺义区牢牢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扎实开展“疏整促”专项行动,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44家,有序推进疏解提升市场、“散乱污”企业治理等工作,完成市级8大任务的50%。深入推进老旧厂房、腾退空间利用,探索形成了《顺义区疏解腾退空间管理和使用工作方案》,拓展招商引资空间,增强后续稳增长支撑动力。其次,聚焦“业强城优生活美”,增强新城承载力。“当前中心城区适宜功能、产业和人口加快向顺义区转移布局,城镇化还有巨大空间,这为顺义区提供了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顺义区常务副区长霍光峰介绍。
在推动动力变革中,顺义坚持目标导向。一是持续强化创新引领,大力培育新动能。坚持走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之路,聚焦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航空航天、第三代半导体三大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巩固、保持和扩大工业经济的优势和体量。二是持续稳固需求支撑,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顺义多年前就是高端制造业大区,是首都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工业总产值连续多年保持全市第一,形成了以汽车、航空两个千亿元级产业为基础,以电子信息、都市工业、装备制造、基础与新材料等4个百亿元级特色产业和生物医药等一批几十亿元级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霍光峰说。
今年2月底,顺义新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投用,开设了企业服务、城市运行、社会事务3个综合受理服务专区,设置综合窗口61个。深化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在实现100%“一网通办”的基础上,率先上线“顺手办”掌上办事大厅,1000余个事项实现掌上查询和预约,极大提高了经济社会运行效率。可以说,顺义区正以效率变革系列措施推动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