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生态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5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昔日“旱码头” 今朝变绿洲
——青海芝润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治理荒漠纪实

本报记者 马玉宏 石 晶

从青海格尔木沿格茫公路西行60公里至拖拉海中桥,再向南10公里左右,荒漠深处出现一片绿洲。在格尔木黄河实业集团公司青海芝润农林开发有限公司门口,站着一位身材魁梧的老人——公司董事长黄应山。

黄应山带记者进入封闭式阳光大棚,一股热气扑来,里面种植的蒜苗、生菜、苦苦菜、桃树、葡萄树生机勃勃。

2015年11月,青海芝润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启动3万亩荒漠化生态治理项目,项目分三期,计划7年建成,总投资12亿元。项目由多位农林专家任指导,通过雪山融水、地下取水、乔灌结合等方式,选种高品质经济作物,以实现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芝润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无病害、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世界高标准有机农牧产品生产基地,真正实现荒漠治理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荒漠中风沙太大,草木不生。黄应山硬是带领职工在8600亩的一期种植基地里,按照每1千亩一圈种上防护林,防护林东南宽12米,西北长66米。如今,当年栽植的新疆杨已经粗壮齐整。在田块之间,他们累计完成防护林1060亩,形成一道道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

基地东侧的防护林边上,工人正在栽植新疆杨。“栽活一棵新疆杨树的成本是200元。树根一年施肥两次,基地自己有3万吨的有机肥生产能力,收购周围牧民的羊粪制作有机肥料,再购进一部分进口生物肥料。”种植基地技术总调度师赵振胜说。

防护林内一片片规整的耕地里,比拇指粗的枸杞树一眼望不到边,黑色的滴管顺着树木根部延伸向远方。赵振胜介绍,因为缺水,他们打了16口150米深的水井,全部采用以色列滴灌节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形成灌溉网,能及时、科学、节能供水,有效保障作物生长需要。

因为是荒漠化土地,开垦后种植基地从一开始就不用农药和化肥,而用有机肥料种植有机农作物,主要种植黑枸杞、红枸杞、蕨麻等特色优势农作物,还有19种高原特色药材,产量不高但品质极好,销量不愁。

在种植园北面排列着20座高标准的自动化温棚,单个建筑面积1.5亩。进入大棚内,人参果树上结满了一串串金色和白色的人参果,摘一个尝一尝,和市场上普通的人参果的确不一样,不但甜,而且水分多、口感好。

芝润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吴军民告诉记者,这里的人参果主要供应广州市场,一斤卖20元,一个大棚可产1万斤人参果。因为瓜果蔬菜大量上市前需要短暂储存,公司还配套建设了保鲜库和枸杞干燥生产线。

温棚里主要种植西瓜、草莓等十多个品种,吴军民告诉记者,每到周末,格尔木的很多市民都会来这里采摘。

“我希望能把这个地方的荒漠治理好。”黄应山说,连续三年的假期,他都带着两个外孙在基地里干活,教给他们荒漠治理、野生动物保护等知识。“我希望他们能把这些知识和经验领会、传播、再创造。”

2018年,在青海省教育厅的组织下,青海师范大学附中500多名师生到基地进行沙漠治理、水肥一体化课程教育。

千年的荒漠人迹罕至,改变荒漠需要开拓精神,更需要资金保障,黄应山把此前多年经营的集团公司事务交给儿子打理,自己一头钻到沙漠里,开始了他的拓荒梦。迄今为止,他已为改造荒漠投入了2.7亿多元资金。

黄应山介绍,目前,种植一期项目8600亩耕地已栽植成形,二期8850亩前期选址等工作已完成。

站在基地三层高的木楼观景台上向南远眺,巍巍昆仑山白雪皑皑,漫天黄沙从山根延伸下来,被阻挡在种植基地以外。“昆仑山下,改变不了的是缺氧又缺水的自然环境,但能改变的是荒漠变绿洲的精神和技术。”黄应山说,他正在考虑在基地采取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进行网络化和智能化操作与管理。“假以时日,格尔木从‘旱码头’变成绿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