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至10月是青藏高原若尔盖地区的植物生长期,也是野外科考的最佳时期。这期间,牛书丽和她的团队基本都驻扎在这里。
牛书丽,1975年8月生于河南南阳,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
4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上,记者见到了刚刚荣获该奖项的牛书丽,常年的野外生活让她的肤色显得很健康。
“我记得第一次去高原科考时非常兴奋,但由于缺乏经验,上高原当天,为了找到合适的实验样地,我一连翻过好几个山头,结果第二天就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缺氧严重、呕吐不止。”牛书丽回忆说。
由于气候变化,地球上的森林、沙漠、地貌、植被和重要生态系统都有可能在下个世纪发生重大改变。牛书丽潜心研究复杂的全球气候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试图从中找到答案。她告诉记者,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及降雨格局的改变,比如干旱及暴雨频发等极端天气,都会对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
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是整个地球面临的威胁。未来,陆地生态系统将会如何演变?又该如何发挥减缓二氧化碳浓度的潜力?为找寻答案,牛书丽把目标定在了被誉为生物演化“天然实验室”的青藏高原。
牛书丽介绍,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比地球上其他地方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能迅速捕捉到气候变化影响的信号。而这里生态环境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馈。为此,她带领团队在青藏高原若尔盖地区建立了“红原高寒草甸定位研究站”,开展异常艰苦的野外研究工作。
牛书丽笑言:“植物都能适应高温与严寒,人是进化程度最高的生物,怎么就承受不了呢?我一直认为野外科考是令人兴奋快乐的工作。严酷的环境考验着身体,磨炼着意志,攻坚克难的动力来自于终身追求生态系统奥秘的梦想,来自于服务国家的初心和使命感。”
现在,跟随牛书丽野外科考的还有一批年轻的博士生。每次学生们前往红原研究站,牛书丽都会提心吊胆。从成都到红原的交通条件十分恶劣,一条狭窄公路盘旋在近乎垂直的山坡上,每逢下雨天还要面临塌方和泥石流的危险。
然而,这些困难都不能阻挡牛书丽团队的科研之路。通过对全球控制实验的整合研究,牛书丽团队率先提出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基质调控假说和研究思路,构建了氮循环模型评估体系,解决了氮循环过程中难以准确模拟的理论难题,并在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10余篇。
大数据时代下,如何将生态学领域积累的海量数据利用起来,挖掘更多普遍规律,也是牛书丽团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牛书丽利用数据挖掘对陆地生态系统联网观测和联网实验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揭示了陆地生态系统关键地表过程的大尺度格局及其环境调控因子和机制。
许多人认为科研是枯燥的,但在牛书丽看来,没有任何一项工作能够像科研一样刺激人类的好奇心,而她之所以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也正是因为常怀探索之心。牛书丽希望将研究站打造成科普基地,让学生和后辈能够在此拥抱自然,获得比书本更生动的第一手体验。同时,她也希望将这种始于兴趣、成于坚持的科学精神传播给更多的科研工作者。
谈到自己在事业上取得的成绩,牛书丽坦言,在科学研究上没有平坦大道,只有坚持不懈,敢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在我看来,打开科学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勤奋,而非性别。作为一名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者,我亲身体验到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积极态度和责任担当,我也深刻体会到新时代赋予科学家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