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中经发布 上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2019年5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城乡要素融合发展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 张海旺

中经农业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结果显示,近3年农经景气指数运行在100.0-101.0区间,农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进一步夯实了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与此同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绿色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产业融合加速,农业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农业供给质量明显提升。

但是,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基础差、底子薄、现代化水平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距离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农村产业融合深度不够,农业供给体系有待进一步提升;农村人才匮乏,与城镇人口相比,农村人口素质偏低,农民适应市场竞争力的能力不足;支农体系不够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形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一是城乡要素流动渠道不够通畅。随着城市化发展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成为必然。但是,农村土地流转受其成本高、相关制度保障缺位等因素制约,流转效率偏低。

二是农村劳动力单向流出,高素质劳动力流入不充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高素质农村人口迁移至城镇,造成农村人力资本匮乏,农村人口“空心化”“老龄化”问题突出。

三是农村资本要素短缺,金融支农力度有待加强。近年来,政府持续加大惠农力度,财政向农业农村建设倾斜,但对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有限。一方面,资本下乡面临用地难、用工难等突出问题;另一方面,涉农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仍有待解决。

因此,要解决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供给问题,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亟需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抓住土地、人才和资本三大关键要素,在加快城乡要素融合方面多作文章。

一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激活土地资源资产。应完善土地利用管理政策体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利用政策。探索土地要素城乡平等交换机制,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多元化利用。如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用于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一定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可以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或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加快释放农村土地改革红利,让农民更多地享受到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

二要引导人才流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方面,通过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技术人员和异地就业农民工下乡返乡创业就业,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加大农业人才资本开发力度;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农业技术下乡,通过现场培训指导、远程教学等方式,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各种农业技能培训、技术支持,提升农民生产水平。

三要优化资本配置,加强多元投入保障。首先,继续加大政府投资对提升粮食产能、农业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科技装备水平,稳步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其次,在财政支农投入总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加强统筹安排。最后,着眼于农村金融,加快建立财政、银行、保险、担保有机结合的多元投入保障体系,打通金融和社会资本下乡的“堵点”,提高农业金融服务水平。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