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5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化农村改革,做强集体经济
山东文登走出乡村振兴路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管 斌 瞿长福
种植户在晾晒加工收获后的鲜参。 (资料图片)
山东威海市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大数据平台。
(资料图片)

针对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土地撂荒问题突出,农村集体经济增长乏力的“三农”“短腿”,山东威海市文登区发扬“登”劲儿,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做强集体经济为支撑,“登”出一条乡村振兴之路,将昔日的经济薄弱村“清零”,乡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足

山东威海市文登区很有名,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领风气之先,勇立改革发展潮头;文登很有实力,总面积只有1615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58万,2018年GDP却高达852.47亿元,财政收入达到80.75亿元,不仅在山东名列前茅,在全国也属于“实力派”。

但文登也有“三农”“短腿”,“两突出一乏力”:农村人口老龄化、空心化问题突出,土地撂荒、碎片化、农业边缘化问题突出,农村集体经济增长乏力。到2017年,全区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还有217个,占总村数的34.6%。

山多不怕,唯登克艰。文登发扬“登”劲儿,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做强集体经济为支撑,硬是“登”出一条乡村振兴文登路径,使经济薄弱村“清零”。

登出新型集体化经营之路

在高村镇虎山村,村党支部书记孙显武介绍,村里200来户500多口人,原来主要种玉米、花生、小麦,每亩毛收入1200多元。“种地没多少赚头,有1/10的地不种了。有的每亩给100块钱让别人种,有的不要钱也给人家种。”

高村镇副镇长王金生说:“到2017年底,全镇土地撂荒面积7000多亩,零成本土地委托经营3000多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6%。”

孙显武说:“我们这里是山区,地块小,零散,单靠一家一户自己种地没什么干头,都愿意流转。现在,我们村流转土地100亩,通过招商项目新上9个早熟大樱桃大棚,土地流转价格300元/亩,招商价格800元/亩,其中包括200元/亩村公益股权收益,增值部分由村集体、村民按三七比例进行分成,村集体每年增收4.7万元,流转土地的村民每年收入1.53万元。”

文登区副区长孔军告诉记者,针对传统土地经营模式难以为继的实际,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区里组建土地合作组织,引导农民把不愿种、种不好的土地流转出来,把农村零散土地整合成方成片,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对外招商。对农民不愿流转的土地,由村集体协调各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托管半托管经营,提供耕、种、管、收、储、加、销全过程服务。

“依托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加强了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农民生产组织化、机械化、产业化程度,有力推动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孔军说,目前全区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800多个,流转土地33.8万亩,软弱涣散村被全部消灭,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

农业生产再组织是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既关系“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又关系农民增收、集体增收问题,涉及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个层面的利益。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文登区委书记吴宏飞告诉记者:“按照‘基层政府主导、农户分散承包、公司集中经营’模式,以打造镇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为抓手,为再组织提供一揽子问题解决方案。”

登出产业兴旺之路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很重要。

文登区农业资源丰富,已有10种产品成功申请了地理标志商标,给特产贴上了独一无二的“金字招牌”。品牌效益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更高了。

文登处于北纬37度,这一纬度被史学家、地理学家奉为“神奇的纬度”。在这一黄金纬度线上,汇聚了众多的世界一流葡萄酒酿造区。

文登创造了北纬37度的新传奇:文登大樱桃个大,外观艳丽,营养丰富,酸甜适口,品质上等,单果重达8克以上,被誉为“水果中的钻石”。文登大樱桃2016年12月份注册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范围包括界石、葛家、大水泊、文登营、米山、宋村6个镇及龙山、环山、天福3个办事处和开发区的420个行政村,保护面积6000亩;文登苹果为大型果,果形端正。葛家镇镇长吴海军对记者说,文登苹果平均单果重180克到300克,最大单果重可达400克以上。目前文登区苹果种植面积为1.36万公顷,产量29.35万吨,产值达11.8亿元。文登苹果于2016年12月份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文登西洋参更是声名远播。

1981年,山东省药材公司得到8粒西洋参种子,辗转送到文登口子李村的王继振手中。

文登年均气温11.5℃,土壤以棕壤为主,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条件适宜,对西洋参的皂甙等有效成分的积累非常有利,且口子李村的丘陵土质疏松不存水,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很适宜西洋参生长。作为村里的药材“土专家”,王继振经过几年的种植试验,终于在1986年实现了西洋参在农田的成功栽培。

文登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姜宗浩告诉记者,现在西洋参种植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农户1000余户,种植面积累计2万多亩,现存面积5000余亩,带动本区和周边地区发展西洋参种植5.5万多亩,年可出成品鲜参5000吨以上。文登区现已成为全国西洋参主产地之一,占全国西洋参产量的60%。

文登通过成立西洋参协会,制定西洋参种植、加工标准,引进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全国最大的西洋参交易市场,彻底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让农民分享到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登出丰富人力资源之路

乡村振兴,重在人才。

文登充分发挥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在宣传惠农政策、提升农民素质方面的作用,对网络进行升级改造,将政务内网延伸到村,建立区镇村3级视频会议系统。定期组织技术专家、创业导师等开展网上集中授课;依托农广校等公益性培训资源,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把现代农业的新理念、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和助农增收的新政策、新法规及时传授给农民,提高农民科学种养和增收致富能力,每年培训农民1万多人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参与培训,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面向产业、融入产业、服务产业。

文登还修订了文登英才计划,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等途径,服务乡村振兴。

米山镇西铺头村就受益于人才引进。西铺头村共引进国内外知名院校的5名博导和30多名博士、硕士,为乡村振兴发展出谋划策。目前该村村民人均纯收入2万多元。

西铺头村村民于镇榕2015年从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选择回村工作,他把导师郑彩霞教授请来,师生携手,在西铺头村建起了生物组培实验室,每年创收200多万元。

文登土生土长的李传福入选文登改革开放40年表彰人物。他种植西洋参近800亩,并带动1500多人参与西洋参产业,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人均增收5000多元。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