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创新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5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海淀开发“城市大脑”综合系统
感知城市每个角落
本报记者 杨学聪
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介绍公司生产的河湖水质监测系统。 本报记者 杨学聪摄

北京海淀区整合区域内各政务系统信息资源,开发“城市大脑”综合系统,破除信息孤岛,打造国内一流的新型城市治理平台,目前已在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及城市交通四大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作为中关村科学城所在地、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北京海淀区商业、办公、交通、居住高度集中,也面临着城市基层治理的诸多难题。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海淀区集纳整合区域内各政务系统信息资源,开发“城市大脑”综合系统,建设“1+1+2+N”的总体架构模式,即一张感知神经网、一个智能云平台、两个中心、N个新应用。

“城市大脑”以遍布海淀全域的城市感知网络为硬件基础,以城市大数据为核心资源,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关键技术,以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共建共享为机制保障,对海淀全域进行全感知、全互联、全分析、全响应、全应用。该系统将多个部门的数据信息实时共享,破除信息孤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走出了一条智慧城市建设的海淀路径。

实时监测河道沟渠水质,曾是水务部门工作的难点。传统监测方法时效差、布点少、建设运营成本高、数据量不稳定,人工巡查更是费时费力。自2018年起,海淀区水务局联合区内企业在北部重点河道南沙河流域布设监测点位。如今,一个个漂浮在河面上的白色圆盘,形成水质采集网,10分钟传输一次数据,24小时不间断,成为河长们的贴心“助手”。

目前,海淀区已经在南沙河上14个主河道监测断面和15个支流(支渠)监测点位布设监测设备。这个名为“海淀区河湖水质监测系统”的项目简化了操作流程,赋予了管理需求的实时性;移动端APP便于随时查看,可直接运用定位系统对排污点进行追踪。

“设备投用后,有效预报了流域多起污染事故预警。”海淀区水务局信息化办公室负责人何思表示,该项目还将与海淀区政府云平台对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水质信息的快速回传,水务管理者在“城市大脑”指挥中心的监控大屏和手机用户端,就能及时、准确掌握河道水质情况。

利用量子点光谱检测方法,实时监测河道水质,实现了对目标水域全时段、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尚属全市乃至全国首例。今后,海淀区还将在南部的万泉河、圆明园福海、翠湖湿地等区管重点河湖布设该系统,逐步实现区管河湖全覆盖。

水质监测只是海淀“城市大脑”实现的功能之一。自2018年起,海淀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将海淀“城市大脑”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新型城市治理平台,形成现代化的城市治理体系。当年年底“城市大脑”框架设计完成,目前已在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及城市交通四大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城市大脑”使突发事件处置全过程可追溯,60秒接报响应,3分钟事件报传;实现了渣土车无资质、闯红灯、污号牌、挡号牌等行为的自动识别;搭建起全区接入能力500万量级的统一平台,采集2万多条传感数据,融合多种网络,初步构建一张感知网络。

经济日报记者在海淀区城市管理服务指挥中心看到,满墙的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着交通、市容、环境等领域数十个智能化场景,每一项运行情况都配有详细的数据和指标信息。“城市大脑”就像一个瞭望哨,把“触角”延伸到海淀的每一个角落。

“城市大脑”不仅是技术上的整合,更是机制上的创新。海淀区成立了由交通、城管等24个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专班办公室,探索制定“城市大脑”在各个细分领域的实施方案,实现“机制+科技”的融合治理体系。

“开发建设‘城市大脑’就是呼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海淀区区长戴彬彬说,从基层治理往外延展,“城市大脑”的功能也在向更加亲民、更具服务性的领域探索。

去年,中关村西区15条大街全部完成智能化改造,市政井盖和地下管廊等涉及城市生命线的相关设备上安装了520个传感器。由传感器构成的“感觉神经”网对井盖位移、地下燃气泄漏等城市安全隐患进行管理,覆盖了水、电、气、热等民生领域,这些信息都及时上传到“城市大脑”系统中。

据介绍,海淀区将用5年左右时间,将“城市大脑”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新型城市治理平台,助推形成人文活力型、创新引领型、新型智慧型、宜居宜业型的新型城市形态。到2020年底,在城市治理领域,海淀“城市大脑”初步建成;到2022年底,海淀“城市大脑”全面深化应用,建设成果向其他领域全面延伸,成为创新生态体系和新型城市形态孕育、成长、发展的重要平台。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