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印尼制造业而言,未来5年需要通过政策扶持和投入优势资源,加快提高制造业尤其是产业上、下游部门的产能,提高其附加值和出口能力,推动印尼制造业更好融入全球价值链
日前,就印尼制造业提质升级、中印尼产能合作等话题,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印尼国家规划部长班邦。他表示,印尼政府将抓住机遇,为包括中资在内的各国投资者打造更加便利、友好的营商环境,让外资助力印尼经济发展。
班邦表示,印尼经济增速从上世纪70年代的年均7.5%,到上世纪90年代的6.4%,再到遭遇了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21世纪头十年,一直处于下行态势。近5年来,保持5%以上的增长已属不易。2018年印尼经济增速虽然达到5.17%,但在减少贫困、减少失业、实现潜在增长率等方面还远远不够。
在印尼经济结构逐步从油气和资源出口向多元化转型过程中,制造业将承担经济增长新动力角色。班邦表示,此前印尼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制造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加上煤炭、棕榈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出口价格一度上行,印尼经济甚至出现了“去工业化”的倒退现象。2013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动荡,由于制造业基础薄弱,出口主要依靠资源类产品,印尼经济暴露出增长乏力弊端,而且国际收支失衡、印尼盾币值失稳的压力日益增大。
班邦进一步解释说,印尼尚处在未完成全面工业化阶段,却出现了“去工业化”的势头。这种“工业化成熟前期的去工业化”,与日、韩等工业成熟国家所经历的过程明显不同。亚洲金融危机前,印尼制造业年均增速快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速,该国的纺织、服装、制鞋、电子行业曾经是东南亚制造业的“名片”。然而,危机之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增速始终低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速,农业和服务业开始承担拉动经济增长的角色。
“以劳动力的流向为例,农业生产力提高所释放的劳动力,并未进入制造业而是直接进入了服务业。而且,由于这部分劳动力素质不高,他们大量涌入的是服务业低附加值环节。”班邦认为,中、越、泰等亚洲国家都致力于加速并升级其工业化进程,制造业日益成为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如今,马来西亚的电子产品和泰国的汽车制造都令印尼十分羡慕,更不用说像中、日、韩这样的制造业大国了,这充分证明了印尼重振制造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印尼制造业工人中90%以上为低生产力的非技术和半技术劳动力,导致印尼制造业产能在亚洲国家和地区排名倒数。班邦表示,根本解决之道在于,培养本地的高素质产业人才和技术工人,为提高制造业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为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至于未来5年的当务之急,则是要通过政策扶持和投入优势资源,加快提高制造业尤其是产业上、下游部门的产能,提高其附加值和出口能力,推动印尼制造业更好融入全球价值链。
班邦说,印尼要发挥自身在地理位置、自然资源、青年人口、中小企业方面的比较优势,全面拥抱“工业4.0”,并在全球价值链中实现提质升级。目前,印尼已锁定了食品加工、汽车、电子等重点行业。以汽车生产为例,现阶段谈自主品牌对印尼还有些奢侈,但在电池、轮胎等汽车部件以及相关中间产品的生产上,印尼有能力寻求突破。
班邦特别提到,由中印尼私营部门合作主导兴建的中苏拉威西省莫罗瓦利工业园,前不久启动了首个锂电池工厂建设,一旦投产印尼不仅能提高中间产品的本地化程度,以缓解国际收支压力,更将成为全球车用电池市场的领军者。该厂还与园区内不锈钢生产企业形成协同效应,有望吸收大量当地就业,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中苏拉威西省2018年遭受了地震和海啸等严重地质灾害,但仍能在印尼各省国民生产总值增速中名列前茅。班邦说,这离不开莫罗瓦利工业园的贡献和中资企业的鼎力相助。莫罗瓦利工业园代表着印尼制造业发展方向,与印尼政府大力发展“外岛经济”的战略规划相吻合,可作为一个范例向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等外岛推介。特别是中资作为外资在园区建设和运营中,依据市场规律行事而非等靠优惠政策扶持,充分发挥了技术领先、经验丰富的特色优势。印尼政府将为包括中资在内的各国投资者打造一个更加便利、友好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