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文
鼓励商业银行收紧不良贷款认定口径,将逾期6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对不良贷款能收尽收、应核尽核,反映了监管部门采取更为审慎的监管态度,有助于推动银行业更加稳健经营
目前,已有地方银保监部门鼓励有条件的银行将逾期6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此消息在业界引起反响。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并非硬性监管要求,但此举表明监管部门夯实银行资产质量的决心,对潜在风险采取更审慎态度。
事实上,为有效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督促商业银行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真实反映资产质量,腾出更多信贷资源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去年3月份,原银监会就印发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决定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
不过,文件设定了前提条件,就是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贷款的银行,方能享受到拨备覆盖率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由2.5%调整为1.5%—2.5%监管政策的优惠。如此规定的目的在于促进商业银行准确进行五级分类,真实反映信贷资产质量。
时隔不到一年,监管部门进一步鼓励商业银行收紧不良贷款认定口径,将逾期6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对不良贷款能收尽收、应核尽核,由此反映了监管部门采取更为审慎的监管态度,这也是逆周期调节的一项举措,有助于推动银行业更加稳健经营。
不过,也有人担心,这样必然导致银行加大拨备力度,短期内会对银行盈利等财务指标带来一定冲击。事实也是如此。按照《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规定,银行对于关注类贷款准备金计提比例为2%,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如果将逾期60天以上贷款计入不良,将增加准备金计提23个百分点。由此可能会使部分盈利能力减弱的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接近监管红线。实际上个别银行担心的还是对银行盈利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将影响到对股东的分红,会引起股东不满,另外也会对员工绩效工资产生一定的影响。
监管部门推出此举的用意就是促进银行业稳健经营。一方面,这样能够更为真实地反映银行贷款资产质量,有利于纠正个别银行不良贷款偏离度过高问题,以及有效避免人为掩盖不良贷款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财税和监管优惠政策,提足拨备,应对经济波动带来的信贷风险,有效防范风险集中暴露。此外,还能够提高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积极性,腾出更多信贷资源用于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此外,对于盈利能力较强的银行,可以通过多提拨备来调节利润,起到以丰补歉的作用,如果贷款没有发生损失,所提拨备还可以回拨至银行利润,从长远角度看,有利于银行稳健发展。
从实践看,邮储银行已实行逾期60天以上贷款全部计入不良贷款,主动暴露风险。截至2018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与逾期90天以上贷款比值为133%,逾期3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比重已达到97%,逾期60天以上贷款已基本全部纳入不良。2018年末,不良率为0.86%,拨备覆盖率为346.8%,较2017年末上升22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邮储银行将逾期60天以上贷款计入不良,对其经营影响并不大,因此,此举值得提倡。但监管部门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银行资产实际状况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来推动,资产质量较高、盈利能力较好、风险抵补能力较强的银行可以先行先试,主动暴露风险。同时监管政策要“因行施策”,避免“一刀切”,既鼓励先进,又鞭策落后,真正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不能因为单个银行有特殊情况而影响审慎监管政策的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