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首页 | 手机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11版:理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4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积极培育消费发展新动能
潘红虹

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推进国际消费城市建设,消费市场的繁荣为上海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上海可从发展新型消费、打造国际商业地标、加强国际营销宣传等方面发力,积极培育消费发展新动能,推动上海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海商业历史悠久,消费氛围浓厚。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商业积极引进和发展各类新兴业态,商业对外开放度和市场化程度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推进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上海商业发展的繁荣度和创新度继续领先全国。

多年来,消费市场的繁荣为上海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步入新时代,进一步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培育消费发展新动能,把消费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对于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上海消费市场总量分析来看,2008年至2017年,上海总体消费规模实现了较快增长,最终消费支出总额由7172.67亿元上升至17550.97亿元,年均增速10.45%,高于GDP年均增速9.03%,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上海最终消费率从2008年的51%上升到2017年的57.3%,也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从上海消费市场结构分析来看,居民消费支出是最终消费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近10年间,居民消费在最终消费的占比基本维持在四分之三左右,城镇居民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始终维持在94%至95%之间,对拉动最终消费和经济增长发挥着主导作用。从本地消费和外来消费来看,城镇居民作为本地消费的主力,2008年到2017年从5014.49亿元上升至12213.95亿元,年均增幅超过10%,带动居民消费持续增长。从外地消费来看,2017年外省市来沪旅游者数量达到15523.29万人次,为2008年的两倍,带动国内旅游收入快速增长。但是上海境外旅游人数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缓慢,与纽约、伦敦等国际消费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从以上分析可见,新时代上海消费市场发展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母婴群体、老龄人口、女性和青年是主要消费群体,需要重点关注。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近两年上海迎来生育的小高峰,与母婴相关的家庭亲子、教育培训等类别的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张。与银发群体相关的养老医疗、保健养生、旅游休闲等老年消费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女性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契合女性消费需求,上海积极引进女性消费者喜爱的商品和服务品牌,加快打造女性群体的购物天堂。

新消费、中高端消费、进口消费、服务消费是消费升级的重点方向,需要重点培育。上海的新零售发展领先全国,新消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上海还涌现出携程、大众点评等一批服务消费电商平台,文化消费、信息消费、旅游消费等快速增长。

节庆消费是消费扩容的重要领域,需要重点挖掘。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外来商务、旅游、会展、会议的消费群体数量持续增加,未来消费潜力将继续扩大。上海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应发展夜间消费,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魅力。同时,近年来上海各个小长假和传统节日期间消费市场表现良好,购物节、旅游节消费热潮更是不断升温,组织商家利用节日期间开展相关活动进行特色营销,有利于形成节庆消费热潮。

商圈商街距离国际消费地标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上海的中心商圈商街发展尚缺乏统一协调规划,对商业发展能级、形态空间等的引导力较为不足,商业客群多为本区域和国内消费者,国际化消费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引领力较弱。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从发展新型消费、打造国际商业地标、加强国际营销宣传等方面发力,积极培育消费发展新动能,推动上海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一,加快培育消费热点,积极发展新型消费。适应消费结构、消费模式和消费形态变化,充分把握年轻群体、女性群体、母婴群体、银发群体的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培育和发展时尚消费、网络消费、体验消费、文化消费、旅游消费、服务消费等,进一步引导绿色消费、柔性定制消费、个性化品质消费等,创造和引领新消费热潮。

第二,面向消费升级趋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积极提供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一方面,引导生产厂商面向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实施C2B、C2M定制,积极提升工业制造品质。通过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逆向启动工厂生产,进行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进一步丰富和细化消费品种类,契合消费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引进居民消费需求旺盛、国内一时供给不上的优质产品和特色产品,进一步发展中高端消费市场。同时,围绕服务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积极发展“互联网+服务”,着力发展金融服务、旅游服务、健康养老等专业化服务,丰富消费市场供给中的服务内容,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由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型。

第三,打造国际商业地标,增强消费服务体系支撑。对标国际一流商业街区,突出国际化、高端化、智能化、体验化发展方向,瞄准中高端目标消费人群,重点发展城市核心商圈。兼顾发展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消费需求的特色商业街区,引导城市主要商圈商街提供移动支付、打包托运、退换货和售后维修等便利化服务举措。

第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强国际营销宣传。准确把握“上海购物”品牌的内涵,增强宣传推广力度,综合反映上海城市形象、文化、环境。引入相关专业机构,在国内外对“上海购物”品牌进行专业塑造和整体推广,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标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