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种方式方法和目的,只有回归到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愉悦身心、修养性情的本义,才是真“读书”
中国人历来重视读书。我国自农耕社会以来就有着“晴耕雨读”“耕读传家”的传统,对于古人,读书不仅有助于了解宇宙、天地、人伦之道,也是跻身仕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备途径。对于今人而言,读书的意义更加广阔,获取知识、获得方法、增长见识、增加阅历、愉悦身心、修养性情,无不能通过读书获取。
不过,关于读书的许多话题也见仁见智。
譬如读书的方式方法。据报道,安徽蚌埠一书店在每个读书座位前摆放写有“您好,请您放下手机,专心阅读”的提示牌;读者如果频繁使用手机,就会受到书店店员的轻声提醒。读书需要安静舒适的环境,公共场合不玩手机以免影响他人,这是应该的,但就读书方式而言,强调读书时一定不能看手机,就未免有些片面。且不说有的读者有边读书边通过手机网络搜索书籍上相应知识点,以解疑释惑、扩充认识的习惯,读书方式本身就应该个性化,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读书法。例如,晋宋之际诗人陶潜“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北宋诗人苏舜钦读书需以酒佐之;明清之际学者顾炎武开创了“复读”“抄读”“游读”的“三读”法,不仅强调读书,还提倡走出书斋到社会中去考察;鲁迅先生读书则有背书、抄书、剪报等多种方法。
同样,时代在发展,信息传播手段日新月异,读书方法更应多样化、人性化。无论是阅读纸质书籍,还是电子书刊;是利用整块时间静心阅读,还是挤出碎片化时间浏览,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方法不一、形式各异,但潜心阅读、习得知识却是一样的,这便是读书的本义。
再如,关于读书的目的。有人认为,读书有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之分,为了升学、求职、晋升等目的而读书,是功利性读书,阅读体验往往乏味甚至痛苦;而兴之所至,漫无目的地读书,可视为非功利性读书,这样才是真正的读书。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其实,升学求职等过程所读的书、习得的知识,未必都是乏味的,读书和获取知识本身就是一个考验眼力、脑力、心力甚至体力,需要不断思考和再认识的过程;完全凭兴趣、漫无目的地读书,似乎也未必就能所获甚夥。何况,在工作生活压力很大的当今社会,人们很少能有闲暇时间不带或少带目的地读书;加之互联网的普及,微信、短视频等新兴传播媒介的兴起,能静下心来片刻读书似乎成为一种奢侈。这种情形下,有意识有目的地读书,只要是真正为了获取知识,就值得提倡。
时下存在的一种以读书数量论英雄,为了读书而读书,甚至为了炫耀而读书的风气,更值得商榷。例如,据报道,2019年“国际儿童图书日”暨“广州读书月”活动中,广州一8岁孩子以一年借阅书籍1123册勇夺“冠军之星”。近些年,不少地方都在开展读书竞赛等阅读评选活动,评选结果往往以读书多少论英雄。事实上,阅读数量只是一个客观数字,充其量说明一个人读书勤奋、效率较高,并不能代表阅读质量,更不能以此衡量阅读的收获,以及一个人学识的丰博程度。且不论这样读书是否是囫囵吞枣,读书的本义应该是阅读者自觉获取知识或修养身心的过程,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更不宜让读书成为夺取“冠军”、炫耀学识的工具。
无论何种方式方法和目的,只有回归到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愉悦身心、修养性情的本义,才是真正的“读书”。读书回归了本义,孤独也是享受,喧嚣依然平和,浮躁亦能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