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规范有序的竞赛对学生成长以及选拔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综合素养的后备拔尖人才,具有一定意义,“一刀切”地取消学科类竞赛也不现实。对于竞赛的客观存在,学校、家长必须有更清醒的认识和更理性的态度。各类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需要回归本位,发挥竞赛的综合育人功能
让全国家长、学校和课外培训机构翘首以盼一年有余的名单终于露面——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19年可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29项竞赛活动获得批准。
于是,有些一直带孩子上奥数的家长开始庆幸自己的坚持。因为,在全部29项竞赛中,学科类为13项,其中数学、英语各有2项大赛入选,作文有3项大赛入选。虽然这13项学科类竞赛全部只面向高中学生,但很多人都明白,如果不从小上专门的奥赛培训班、英语培训班,学生在比赛中不可能取得好成绩。
小学初中学生虽然不能参加学科类竞赛,但还有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全国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等竞赛可以参加。这些竞赛科目早已被课外培训机构盯上,奥数比赛取消后,机器人课程、编程课程的广告铺天盖地,大有取代奥数之势。
对于这次获批的29项竞赛,教育部反复强调,竞赛结果不得与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在义务教育阶段,这些竞赛可能已经失去了“敲门砖”的功能。但是,按照各高校今年的自主招生简章,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科学五大学科竞赛省级一等奖以上依然是报考的硬指标。现在,主管部门确认竞赛要继续举办,可能有使相关政策平滑转换的考虑,但这一点必须对社会讲清楚。一旦竞赛还是通往名校的捷径之一,恐怕没有多少家长敢真正给孩子“减负”。
平心而论,规范有序的竞赛对学生的成长以及选拔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综合素养的后备拔尖人才,具有一定意义,“一刀切”地取消学科类竞赛也不现实。对于竞赛的客观存在,学校、家长必须有更清醒的认识和更理性的态度。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杜绝把竞赛结果当作录取标准,高校也必须在奥数等学科类竞赛成绩之外,有更丰富、更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标准,这样才能逐渐打消家长对竞赛的功利化心态。近年来,一些社会团体和单位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了许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竞赛活动,其中不乏一些导向正确、质量较高、社会反映良好的竞赛活动,这次获批的一些竞赛或知识大赛,就与学校课程没有直接联系,学生也很难通过超标超前抢学、强化应试技巧等方式获得好成绩,这对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会有很大好处。对于这类竞赛,学校和家长可以多关注、多参与。同时,各类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需要回归本位,发挥竞赛的综合育人功能,不能仅仅充当招生入学的“敲门砖”“入场券”。
媒体和学校还要大力宣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强调“陪跑”“拔苗助长”的危害性,引导家长合理安排学生参加竞赛。家长们应该意识到,能够在竞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全国一等奖,并以此敲开名校大门的孩子,只是极少数。为这一点凤毛麟角的机会,逼迫没有天赋和兴趣的孩子痛苦坚持,弄得一家人鸡飞狗跳,也可能得不偿失。
(本栏目话题由今日头条提供大数据分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