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是MLF到期时点。同时,正好赶上税期高峰时点,再叠加月中地方债发行高峰,多因素压力下,给资金面造成较大扰动
□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经济与金融市场出现改善迹象,央行货币政策重心也有所调整,再提战略定力与货币闸门
4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4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在此之前,央行已经连续18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3月20日起至4月15日,央行均未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本周影响资金面的因素较多。本周是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到期时点,4月17日,有3675亿元MLF到期。同时,正好赶上税期高峰时点4月18日前后,再叠加月中地方债发行高峰,多因素压力下,给资金面造成较大扰动。
因此,即使在4月16日逆回购重启后,货币市场利率仍然继续上行。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各期限利率继续走高,7天品种升至2.81%附近,隔夜品种升至2.89%附近。
逆回购重启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7天品种上行幅度收窄至1.5个基点到2.79%附近,隔夜品种上行幅度相对较大,上行8.6个基点至2.88%附近。从上周三(4月10日)开始,市场资金利率已开始明显走升,当天,Shibor隔夜品种仅为2.28%左右,7天品种则在2.65%附近。
此前,市场分析人士就预计,公开市场操作本周将重启。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此前表示,目前货币市场利率已明显上行,考虑到央行维护短期利率走廊的安排,公开市场重启在望。
而日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一季度例会重提“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这被部分市场人士理解为货币政策往偏紧方向调整。
例会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同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首席研究员明明认为,“把好货币政策的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的政策思路在一季度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已有所体现,本次例会重提是对此前货币操作边际收紧的确认。一季度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更偏谨慎,1月份连续两次降准释放大量流动性,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从资金面情况看,央行多次连续多日暂停逆回购操作,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7天品种(DR007)中枢继续下移至政策利率之下,但波动性明显增强,利率波动范围扩大,货币政策已体现边际收紧。
“短端利率波动的加大和央行在公开市场中有节制的投放,都释放出货币政策微调的信号。”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由于经济与金融市场出现改善迹象,央行货币政策重心也有所调整,再提战略定力与货币闸门。在货币政策操作层面,这意味着引导M2与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把握好逆周期调节的力度、调整优化金融体系结构,而政策进一步放松的必要性下降。不过,如果经济出现边际放缓迹象,货币政策可能再度微调。
“但这并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明明认为,央行一季度例会的这种表述是对过去的总结,而非未来的长期安排。未来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金融基本面的变化预调微调,在保持稳健取向中左右摇摆而非取向逆转。
明明表示,一季度的信贷和经济基本面都有超预期表现,后续的信贷和经济表现能否持续仍是货币政策边际调整的依据。一方面经济虽有回暖但仍处于底部,仍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国债和地方债发行量增加、地方隐性债务化解都需要低利率环境,出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考虑,不支持货币政策大幅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