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4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市龙华殡仪馆遗体整容高级技师王刚:
为生命画出最美的休止符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治国
王刚(左)在和同事探讨业务。 本报记者 李治国摄

数百件整容修复工具如数家珍,十几个头骨模型整齐排列……自1997年投身殡葬行业以来,20多年间,上海市龙华殡仪馆遗体整容高级技师王刚在传统遗体修复技术基础上,不断提升遗体修复技术科技含量,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给家属一丝安慰,也让逝者“从容远行”。

“工匠精神”必精于细

打开一个王刚常用的化妆箱,里面装有几十种颜色的底霜。“这是底妆,有固体、液体、膏状、粉底液、粉底霜等,根据逝者的肤色调配颜色。当逝者肤色发黑、发黄、发紫时,就用褐色底妆去调和,这样能呈现出跟正常人一样的肤色。”王刚说。 听完王刚的介绍,发现这些化妆品并非普通化妆品,王刚也并非普通美容师。“为逝者化妆,不是要画得有多漂亮,而是要画得像。”王刚告诉记者,这里面虽然没有特别高深的技术,但只要用心,就会有新发现。比如,人体直立和平躺时的表情分布有所不同,在化妆过程中,就要考虑平躺的特点,来构思和勾画轮廓,如果按照站立的感觉去画,仪容不会理想。  为了让逝者的面容生动逼真,除了化妆,往往还需要整容。有一次王刚需要为逝者种植眉毛和头发,他小心地用镊子夹起平均不足1厘米长的毛发,比对脸部特写照片,仔细研究眉毛的深浅和走向,用了足足七八个小时,眉毛和头发终于纤毫毕现地呈现出来。 这样高难度的工作,王刚每年都会碰到,他深知,遗体整容修复还处在“手艺活儿”的阶段,还有很多瓶颈待突破,时间、个人能力、操作工艺、标准保持等,迫切需要引入科技的力量打开新局面。

引入3D打印技术

时光倒回22年前,王刚从技工学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适逢上海龙华殡仪馆招工,王刚由此进入了这个行业。“我从小喜欢绘画,母亲是老一辈殡葬人,从小耳濡目染,让我对这个行业并不陌生。”王刚回忆起当年初次为逝者化妆的场景,内心还是难免害怕,“冰冷的感觉透过指尖传遍全身,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手指还是会不听话地微微发颤”。 随着入行时间变久,王刚不仅爱上了这一行,而且开始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整容技术的未来:如何能让逝者面容恢复如初,永远定格于亲朋心中最熟悉的样子? 于是,王刚从基础的人体结构知识学起,广泛涉猎与殡葬、医学相关的各种书籍。2002年,王刚被选派去加拿大北美殡葬行业中心培训半年,“去了才了解到国内外在殡葬理念和技术等方面的差距有多大”。王刚说,加拿大不仅研究如何让殡葬设备在操作上更便捷,还会考虑这些设备对操作者本身的劳动伤害问题,非常人性化,“这让我觉得国内殡葬行业有很多空白需要去填补”。 2004年至2006年,王刚和同事承担了不少赴外地殡仪馆技术援助工作。他发现,一旦发生重大灾难事故,遗体量太大,往往不能及时处理,纵有一身技艺,却无奈没有分身术。“我当时有一个强烈的想法,就是希望找到一种办法,既能保证遗体复原程度,又能便捷操作,节省时间。”王刚说。 于是,王刚注意到当时刚刚兴起的三维扫描技术。他将受损的遗体部位作三维扫描,通过电脑恢复数据,从而获得逝者面部轮廓虚拟模型。之后用三维雕刻机将模型雕刻出来,后期再用手工实施面部细节上的操作,最后制作成模型,移植到遗体上。2010年,由王刚领衔的“王刚遗体修复工作室”挂牌成立,他也被业内誉为“国内遗体整形第一人”。 但是,王刚依然不满足。2015年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促使他引入3D打印技术。 时至今日,在王刚工作室的一侧墙上,还挂着一排消防战士的照片,这是天津港事故中牺牲的消防战士的照片。当时,王刚作为技术外援,赶赴天津为其中牺牲的10位消防战士做遗体修复。“根据安排,每具遗体在大殓前只有十几个小时的时间可供我们操作,于是我决定采用最节省时间、但技术难度最高的一种。”王刚说。 他先将烈士面部表层的焦炭去除,内部用防腐液固定,然后将表皮组织干燥后,直接在上面用雕塑泥塑型。“捏”出一张人脸的技艺在国内几乎没有先例,这依赖整容师的直觉和经验,更需要不断地操作历练,对尽可能多的人类五官特征了如指掌。战士们大殓时复原的面貌让家属激动哭泣:“是他的样子!我们还记得他的模样,这就是他的样子……” 然而,这次任务后王刚再一次陷入思考。“一直以来,遗体整容行业在对遗体修复的逼真度上完全取决于整容师个人技能的掌握和展现。这显然不利于技术的传承、推广和大规模应用。”王刚说,“面对天津港这样的大型事故,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遗体修复技术,弥补现有技术中依赖手工操作,修复时间长,无法大批量修复的技术缺憾”。 为此,王刚从天津回来后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很快,上海市民政局和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开始引进3D打印技术。2016年3月30日,全国首家“3D打印遗体修复工作室”在龙华殡仪馆成立,将3D打印技术与传统遗体修复技术相结合,利用创面扫描、电脑三维建模、3D打印、植入毛发、妆面修饰等技术再现逝者生动仪容,修复相似度可达95%以上,且花费时间可缩短至2天以内。这也意味着上海遗体修复技术从手工化迈向数字化,实现了质的飞跃。

持续传承工匠精神

所有生命都值得画出最美、最庄重的休止符,这是王刚的愿望。他很清楚,这需要更多的“灵魂画家”。他一直为之努力。 在一次又一次的紧急援助工作中,王刚愈发意识到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他说:“在大型救援工作中,遗体修复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所有环节都有能手,就可节约宝贵时间,大大提升修复效率。”因此,从“王刚工作室”成立之初,他就把带团队、建队伍作为一项核心任务。 在带教过程中,王刚创造性地利用启发式教学、情景模拟、结构化研讨、“头脑风暴”等形式开展带教活动,提升团队的创造性;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做调研、数据分析、撰写论文,提升团队的理论知识水平;开展内部技能比武,为成员制定专项技能发展规划,提升团队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工作室不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传帮带平台,更是一个孵化创意、培养人才的研究平台。在良好的氛围和机制作用下,各类人才崭露头角。 如今,在王刚的团队中,涌现出常燕蓉、张斌斌、陈钰等一批技术尖兵。这些青年才俊个个身怀绝技,在各自领域中表现优异。他们有人考上了遗体整容高级工、技师,有人荣获了“全国殡葬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还有人在全国性赛事中摘得桂冠。在群星闪耀的“王刚工作室”里,更多的“王刚”正茁壮成长。 行业需要更多的“王刚”,还需要更多培养“王刚”的学习交流平台和载体。这些年来,王刚一直身体力行。他参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遗体防腐师》制定工作,编写教材,出版《遗体修复》专著,把经验上升到理论和标准层面。他参加全国性赛事的竞赛拟题、执裁和培训,进入民政院校殡葬专业开展“名师带徒”工作,通过远程教学、实地讲学等多种形式不遗余力地将自身所学传播到全国各地。 “长期的殡葬工作,让我觉得时间特别珍贵,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更多的人,陪伴逝者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有成就感的一件事。”王刚说。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