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域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4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汉市江岸区围绕“办事”畅通渠道
本报记者 郑明桥 柳 洁 通讯员 祝丽芳

“在政府帮助下,我们可以抢抓这次市场机会,扩大生产拓展公司市场空间了。”在获得武汉农村商业银行2000万元融资后,武汉创高建装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程先生激动不已。年初,作为江岸区上市后备企业的创高建装公司,在获得一次难得的商业合作机会后,得需要一大笔资金支撑。考虑到正常申请银行授信融资需要较长时间,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程先生于3月5日向江岸区“民呼我应”指挥中心请求帮助。区“民呼我应”指挥中心立即将该诉求指定给区地方金融工作局办理。3月7日,区地方金融工作局负责人亲自陪企业到银行现场办公,与银行部门负责人召开沟通协调会,最终消除银行顾虑,创高建装顺利获得了农商行2000万元融资。

今年以来,江岸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城市治理,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深入推进“民有所呼、我必有应”试点工作,对群众、基层和企业诉求有“呼”必“应”,做到了响应快、服务快、见效快,辖区居住环境和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吸引了中交二航局、中铁建港航局、长江联合置地等企业纷纷落户江岸区,推动江岸区始终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市前列。

拓宽渠道,确保“呼”的顺畅。该区围绕企业“报事”和“办事”需求,畅通收集诉求问题的渠道。以“江岸微邻里”微信公众号为基础,融合“智慧江岸”,整合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公安分局“三办三通”等服务功能,实现企业报事、办事、建议统一入口。通过线上集、网格巡、入户访、座谈征、舆情寻、上级派等方式,全面收集企业反映的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登记财产、获得信贷、获得电力、获得用水、获得用气、纳税等营商环境问题。

健全机制,确保“应”有力。江岸区坚持第一时间响应并解决群众、基层和企业反映的问题,努力实现“民呼我应”。落实区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深化“处级干部联企业”活动,主动上门收集和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强区、街道、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将街道能有效承接的审批服务事项全部下沉至街道,打造网上政务服务大厅,推动更多行政职权和服务事项网上办理,依托政务自助服务机提供自助纳税、不动产查询等服务事项,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做优“红色物业”,育强“红色邻里代表”,招募“红色小巷管家”,打造“红色工作队”,确保党的工作力量随时随地出现在群众身边。

同时,江岸区还坚持全程评价,既评处置结果也评服务过程。坚持即时评价,由企业对满意度作出评价,一事一评。坚持综合评价,每年“响应”评价情况纳入各单位综合考评成绩。

强化保障,确保服务高效。强化体系支撑。成立实体化“民呼我应”服务中心,加挂街道综治中心、综合执法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牌子,负责辖区公共服务、社会治安、城市管理、市场监督等方面问题的发现、收集、分派、协调、督办和落实;强化队伍保障。全覆盖建立社区“民呼我应”工作站,统筹使用900余名社区专干,全部分配到900多个社区网格,社区干事每日入网入格时间不少于6小时;强化资金保障,为社区工作者解除后顾之忧。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