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或蜿蜒、或笔直、或环山、或拥水的绿道逐渐成形,诗意的生活让河南郑州离花园城市越来越近。
走完郑州中原西路生态廊道,记者的手机计步软件显示:3个小时、10公里,而这个距离仅为郑州绿道总长的0.3%。鸟语花香、远离马路的林间绿道,让市民感到清新自然、心情愉悦,仿佛城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郑州市绿化工程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中原西路生态廊道是全市生态廊道的样板段,西起荥阳界,东至西三环,全长约11公里,北侧绿线宽度50米,南侧绿线宽度80至120米。横断面由机动车道路面组成的“灰带”,绿化带和行道树共同构成的“绿带”和3排银杏树组成的景观漫步道组成。
如今,全市的生态廊道已绵延3588公里。在郑州中心城区,一张“两环三十一放射”生态廊道网络已经织就;在城市外围,以“组团发展、廊道相连、生态隔离、宜居田园”为理念,中心城区到县市、乡村,用交通道路相连,两侧建设20至50米的绿化廊道。所有廊道里建设有自行车道、人行步道,配置公交港湾、休闲驿站,以实现“公交进港湾、行走在中间、辅道在两边、休闲在林间”,达到交通、人行、绿化、生态的和谐统一。
数千公里的绿道也改变了市民的出行方式,开车上班的少了,步行上班、骑行上班的多了。记者发现,生态廊道和城市绿道,除了满眼绿意外,还非常“接地气”。很多廊道内配建了公厕、小卖部、运动场、自行车驿站、休闲小广场。居民在绿地内行走,疲惫时可坐下休息,同时可欣赏附近的美景,极大提高了生活的舒适度。在休闲广场还可自发组织或定期组织开展群众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郑州的生态廊道,就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郑州市园林局城市绿化处副处长张永强介绍,在总结国内外廊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郑州着力打造绿道系统生态空间布局。
“在城市‘组团发展、廊道相连、生态隔离、宜居田园’的布局下,通过中心城区到县市、到新市镇、到乡村,用交通道路相连,两侧建设2050米的绿化廊道。”张永强介绍,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道路两侧违章建设多、黄土裸露、占道经营等问题,大大提升了道路绿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市生态廊道建设绿化累计完成30748万平方米。每天有上万名群众在廊道内休闲、游赏。
生态廊道既为城市“添绿”,也为发展“留白”。拆迁出来的土地通过绿化转换为农业和林业用地,腾出来建设用地指标,用地紧张局面得以缓解。仅“两环三十一放射”就收储土地约1.3万亩,为郑州未来发展留下巨大空间。
除了“两环三十一放射”生态廊道,水系和铁路沿线两侧的绿道建设也已经卓有成效: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熊儿河、七里河等滨河绿地内已建成绿道83.39公里,贾鲁河等148公里绿道建设快马加鞭。
据介绍,2019年,郑州将再建13条生态廊道,同时要完成500公里的廊道连通提质,通过持续的绿道建设,让生态建设的梦想照进更多百姓的生活,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不少市民感叹:生态宜居的“绿城”又回来了。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郑州市区146个公园、27个绿化广场、598个游园、19495公顷绿地,都与绿色廊道相连。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5.84%、40.83%和13平方米。
绿道正成为繁华都市里连接家和单位的“自然天地”。无论是骑车还是步行,越来越多的郑州市民喜欢从生态廊道中穿行,心中有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