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过程中,有两类人让记者印象深刻。
一类是像罗巧生这样,历经10年磨炼,在技术不断革新的过程中,依然能够胜任一线生产工作的技术工人。说起自己通过学习编程来控制机器手臂,说起这些年智能制造发生的变化,罗巧生如数家珍,眼睛里带着亮光。
另一类人则显得有些无奈,他们大多是低技能的大龄劳动者。在节后北京举行的一场机械制造类专场招聘会上,面对满屋的招聘信息,不少求职者走走转转好几圈,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工资低的,心里有所不甘;工资高的,能力又无法胜任。
一些智能制造业生产企业负责人坦言,从招聘需求看,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那些只会低端重复劳动的工人肯定是最先被淘汰的。这听起来有点残酷,但企业也希望通过此举释放一些信号,要通过市场压力,形成倒逼人才发展的机制。
当前,我国就业虽然总体保持平稳,但结构性的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其中一个关键就是“人的升级”跟不上技术的升级。实际上,对劳动力来说,“机器换人”并不可怕,但“机器换人”引发的新情况,也需要我们用新观念去面对。
毫无疑问,智能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对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但同时也给技工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人社部近日公布的15个新增职业,就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等。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工程师这些过去没有的新职业群体不断扩大。如能以此为契机,加强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对接,进而提高高技能人才在产业工人中的比例,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就会离我们更近一些。
应该看到,对劳动者个体而言,“机器换人”换的是岗位,而人始终要在其中发挥作用。只要通过努力,重新自我定位、努力奋斗,完全可以在智能制造升级的过程中实现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