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4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拿出“绣花功夫”发展致富产业
——西藏推进产业扶贫纪实
□ 本报记者 陈 静

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如意乡达若村69岁的村民扎西家客厅的角落,有一口黄铜大缸,“过去我家在山上,要背着木桶走1公里去取水,这口缸就是用来储水的。”扎西说,大缸如今已经“退休”,里面装满了大块的酥油。“2012年,我从山上搬下来,住进了离昌都市只有12公里的新房子,如今3个儿子都买了小汽车,日子像梦一样美好。”易地搬迁“挪穷窝”,让扎西一家人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西藏,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态脆弱,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主战场。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藏累计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6万人,已实现47.8万人脱贫,55个县(区)摘帽,贫困发生率由5年前的35.2%下降到6%以下。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成果虽然显著,但任务仍然艰巨,目前还有19个县、662个村处于深度贫困状态。

拿出“绣花功夫”发展致富产业,形成撬动可持续脱贫的有力“支点”,西藏正在全面提升贫困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

“扶贫”与“扶智”结合

雪山环抱的西藏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游客如织。亚夏一边招揽游客,一边翻动着石板上的烤鱼和牦牛肉串,这个小小的烧烤摊成了亚夏一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国家开发建设了南伊沟景区,去年前来参观的游客达20万人次。我们全村如今都吃上了‘旅游饭’,2018年农牧民群众人均收入超过了1.8万元。”琼林村党支部书记达娃告诉记者。

旅游扶贫,要靠完善配套设施。今年3月下旬,林芝巴宜区八一镇嘎拉村的桃花开得正艳,1500株野生老桃树接连成片,让小村笼罩在一片粉红色的云霞之下。“靠这一片桃花林,现在村民1年收入比最开始增长了好几倍,这全靠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嘎拉村党支部书记边巴告诉记者,2015年,政府部门筹集了260万元援藏资金,帮村里建起了观景台和环山步道,去年又投入了1000万元,建了游客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旅游扶贫,还要把“扶贫”与“扶智”紧紧结合起来,通过服务水平的提升,打造良好的“软环境”。在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民宿饮马泉藏家庄园二楼的客房里,服务员动作娴熟地整理着客房。“我这里的7位服务员,全部在镇上接受了专业的培训。”民宿的主人拉巴次仁告诉记者,“他在拉萨学了烹饪,回来后就结合鲁朗特色菜石锅鸡的做法,创新出了‘石锅牛排’,现在成了店里的畅销菜。”

西藏发展旅游业,离不开合格的技能人才。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龚晓堂表示,为提升旅游扶贫水平,学校开设的32个专业里,包括导游、客房服务、中餐烹饪、酒店管理等有6个专业与旅游相关。

特色产业“蒸蒸日上”

林芝市巴宜区更章乡久巴村31岁村民次仁央宗蹲在温暖的大棚里,细心地照料着她家的6000株草莓。“我前几天去工布江达县卖了两大筐草莓,赚了1800元。”次仁央宗告诉记者,2015年村里盖了56个草莓大棚,她的这两个大棚,去年收入7万多元。

受限于薄弱的基础和严苛的自然条件,与平原贫困地区相比,西藏发展特色产业的难度更大,也更需要把工作做实做细。

比如技术支撑。次仁央宗告诉记者,她的老师周厚成博士手把手、挨家挨户地教农户种植草莓。“草莓收完以后,要马上去掉旧叶子,然后浇水,保持湿度在70%以上。这些增产窍门,如果不是有专家指点,我根本想不到。”次仁央宗说。

比如模式支撑。“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一系列现代农业行之有效的经营模式,也在雪域高原释放着能量。米林县邦仲村红太阳科技示范家庭农场负责人尼玛帮扶了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有6户,由我们免费提供菌包,教授种植技术,集中收购。半亩大的温室,1年收入至少有3万元。还有15户,家庭农场为他们提供按天计酬、按件计酬的固定工作岗位30多个,2018年兑现劳务工资90多万元”。

比如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林芝藏香猪养殖是西藏全区筛选出的10大优秀扶贫产业之一,工布江达县先创藏猪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培颇为感慨:“一头成年藏香猪,过去只能卖到2000元。而我们产业园里的西藏东元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端藏香猪火腿,一条出厂价就卖到6000元。目前,我们正在扩建高端发酵火腿生产线,总投资达3亿多元,正式投产后一年能消化60万头藏香猪。农牧业产品的精深加工,让特色产业发展更有‘底气’。”

通过产业扶贫,西藏建立起脱贫长效机制。手里有活干,端起金饭碗,西藏广大贫困农牧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