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3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场的女性——
她们像智慧鸟,翱翔在科学的蓝天

□ 舒 云

前几天,看到了微信朋友圈的一篇文章。文中,短发、清瘦的清华大学女孩万蕊雪年纪轻轻(26岁),早已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杂志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6篇文章,并入选中国科协“未来女科学家计划”。

26岁、6篇《科学》论文,这意味着什么?在知乎上,有位网友做过这样的计算:2017年《自然》(Nature)发表论文803篇,《科学》702篇,《细胞》(Cell)327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2013年全球已有780万名研究人员,2017年保守估计有1000万。假设2017年这三大顶级期刊上面的每篇文章都来自不同课题组,平均1万名研究人员里差不多有1.8个人能发CNS。

看起来有些“其貌不扬”的万蕊雪,何以在高手如云的科学圈脱颖而出?答案是:坚持。个人生活中,凭韧劲万蕊雪3个月跑步减了25斤。既然选择了便风雨兼程,在科研上万蕊雪也有一股水滴石穿的韧劲。从一个细节便可管窥一斑:做实验需要每半分钟记录一次电镜数据,一个人一天平均要做960次记录。困难时,她一个人主动承担了半夜的工作,每3小时仅有5分钟的电镜相机校准时间可以上厕所或者喝口水。在她的口中,做科研就像跑马拉松,要有耐心,跑到最后,对手其实是自己。

如果说万蕊雪是莘莘学子的榜样,那么80多岁的古生物学家张弥曼则堪称中国女科技工作者的偶像。

2018年3月22日,法国巴黎,万众瞩目。当天,全球最顶尖的5位女科学家在此获颁重量级大奖——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其中一位便是张弥曼。

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从误打误撞从事古生物学工作到成为这一领域的骄傲,张弥曼用其一生诠释了何为成功、何谓传奇。

周身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张弥曼并非孤例,类似的“逆袭”故事如今正在中国科学界不断上演。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最年轻中科院院士任咏华、著名结构生物学专家颜宁、“北斗女神”徐颖……“女子无才便是德”,曾经,社会对女科学家充满了偏见。而今,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女科学家们以实际行动颠覆着传统认知,向世人阐释着什么是巾帼不让须眉,也在岁月的打磨中,成为中国科学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据统计,在中国科研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数以千万计的女科学家活跃在各个科研领域,占中国科研人员总数的30%,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纷涌而来的鲜花和掌声背后是咬紧牙关的勤奋。一根扁担、一双腿,在崇山峻岭间挑着几十公斤的行囊一走就是几十公里,一年中好几个月在外奔波,用汗水和智慧浇灌着梦想之花,张弥曼迎来了科研事业的漫天朝霞。不问回报的付出,热爱是唯一的动力。“女生应遵从内心选择职业,学会坚持。”张弥曼这样说。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她,无惧年龄,仍奋斗在科研一线。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自己钟情的蓝天自由翱翔,张弥曼们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中国女科学家熠熠生辉的光彩,也看到了她们自信、昂扬、向上的蓬勃力量。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