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大河南代表团参加审议,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极大鼓舞了我们实现乡村振兴的决心,为我们在复杂形势下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代表委员们表示,通过认真学习讲话,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向更明确了,信心更足了。
“风正好加力,惠农正当时。”连日来,代表委员们围绕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夯实乡村治理根基,对如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真知灼见。大家表示,当前,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经绘就,将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粮安天下,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极端重要。”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说,经过多年努力,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种植业不断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粮食生产正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要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要求,把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打得更扎实牢固,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此基础上,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确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胡汉平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定粮食产量,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但是,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建设后的管护水平也有待提高,各地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现象。
胡汉平委员建议,尽快出台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核定国家技术规范,统一验收、上图入库。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高标准农田管护的长效机制,切实提升管护水平。
耕地不仅要有数量红线,质量也要有保障。“国家高度重视耕地质量保护工作,连年投入大量资金,开展综合开发治理耕地、实施培肥沃土工程等耕地质量建设工作,着力提高耕地质量水平。”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盐城市耕地质量保护站站长秦光蔚说,全面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需要加快耕地质量保护立法进程,尽快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法规,将耕地质量管理与建设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系统工程,要规划先行,尊重村民意愿,合理确定优先顺序和标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认为,要在确定整治标准的同时,梳理农民的有效需求,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规划实施要与村庄发展演变趋势保持动态平衡,注重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梯次推动水电路房等整体基础设施改善。
邮政网点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陕西省石泉县邮政分公司乡邮员赵明翠说,截至2018年底,陕西邮政服务网点达到1804处,其中农村网点1388处,占76.9%;投递网点1117个,其中农村投递网点948个,占84.9%。全省1.76万个建制村基本实现直接通邮。
“陕西农村的邮政服务网点由于服务区域广、百姓用邮量小,服务运营成本较高,多数网点入不敷出。”赵明翠代表建议,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邮政服务的补贴力度,加大农村网点基础设施投入,全面提升邮政服务水平。
农村饮水工程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另一个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曹金萍说,近年来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到2018年底,全国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6%,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1%,水质达标率连年提高,农村群众基本实现了“有水喝”。但是,农村供水仍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工程标准偏低、运行管护薄弱、长效运行能力不高等,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不相适应。
“既要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又要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规范和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曹金萍代表认为,需要改变传统的建后交由乡镇或村集体管理旧模式,建立“政府主导、属地负责、企业运营、专业管护、行业监管”新模式,由政府采取财政补贴或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专业公司直接管理,统一负责运行和维护,同时,行业部门加强日常监管。
夯实乡村治理根基
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关系农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关系农村社会稳定,也关系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村里,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很关键,干部的引导和带领,对乡村治理的作用很大。”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镇贾家庄村党委书记邢利民说,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要选拔德高望重、有奉献精神的能人。要强化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动乡村治理能力提升。
有了坚强的基层组织,还要激发村民自治的内生动力。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田表村党支部书记羊风极告诉记者,2016年起,海南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开播,播放乡村振兴政策、脱贫产业、法律知识等,很受群众欢迎,对乡村治理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不仅如此,村里还制定了村规民约,奖优惩劣。如今,田表村人均年纯收入由不足600元提高到9000多元。
培育乡村社会治理多元主体,新乡贤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新野县城郊乡马营村村民王馨说,新乡贤或被选拔进村两委,或被推举为村民小组长或村民代表,对维系乡村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