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民生动人心。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们有说不完的民生话题。
刘红光委员:
将精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脱贫攻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国政协委员、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刘红光最关心的是精准扶贫问题。
刘红光委员表示,目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紧要关头。“扶贫工作要扎扎实实干,要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推动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等具体举措帮扶贫困地区,有针对性地解决扶贫中遇到的问题,将精准脱贫政策落实到位。此外,尤其要严防扶贫过程中的弄虚作假问题。”
谢茹委员:
提升贫困人口就业水平
“我最关注的是贫困户脱贫、农民增收问题。”全国政协常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谢茹说。
谢茹委员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地方对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建设和实用专业技术培训重视不够,一旦扶贫补贴“输血”停止,就很可能出现“返贫”现象。
她建议,将贫困户参与培训的情况和效果作为提升“造血功能”的核心内容,建立帮扶式培训对接机制,推动贫困地区培训机构与经济发达地区用工企业之间形成长期合作关系,提高贫困人口就业水平。
杨鸿生委员:
支持西部乡村集镇建设
“我最关注的是西部乡村集镇建设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杨鸿生说,农村乡村集镇建设明显滞后,特别是很多西部地区情况更为严重。
“要加大对西部地区乡村集镇建设的支持力度,使之成为具有衔接乡镇区域内外、带动促进区域发展的卫星城镇群,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杨鸿生委员建议,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特别是要出台与东中部发达地区不同的差别化支持政策;发挥乡村规划的重要作用,确保乡村规划依规依法、科学合理、特色适宜。
敖虎山委员:
加大对健康教育投入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敖虎山最关心的是健康教育问题。
敖虎山委员建议,加强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可考虑将健康教育纳入医生晋升与薪酬考核指标。同时,应把健康教育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及医保支付范畴,保证健康教育的可持续性。此外,还要大力提高公众的生命健康意识,让更多科学健康管理方法得以普及推广。
吕忠梅委员:
依靠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事关人民福祉,必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加以保护。”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多年来研究环境法治。她认为,要及时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尤其是要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诉讼规则。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能够有效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埋单’的困局,能够促进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生态环境修复等相关产业发展。”吕忠梅委员表示。
何延政委员:
推动老年健康服务优质发展
“卫生健康事业应从关注疾病向关注生活质量转变。”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何延政表示,当前我国老年人口增速和规模均居全球首位,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亿,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与庞大且急剧增长的服务需求相比,我国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何延政委员建议,要加快建设老年病医院,发展连续性卫生健康养老服务;明确老年病医院的功能定位和标准制定;从国家层面对老年病医院的性质和功能明确定位。同时,要壮大老年健康人才队伍。
(本报记者 吉蕾蕾 陆 敏 佘 颖 刘 瑾 常 理 李万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