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2019两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3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自明——
推动“中国建造”再上新阶
本报记者 柳 洁 陈果静

“强化质量基础支撑,推动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让更多国内外用户选择中国制造、中国服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质量强国的目标与路径。

“质量质量,质在量前,有质才能有量。品质上去了,品牌叫响了,才能占领市场,形成有效供给。”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自明表示,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造业迎来了难得的转型升级机遇。

刘自明代表说,中国建造有别于中国制造,它主要包括建筑、公路和铁路等行业的基础设施建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高速铁路到去年年底通车2.2万多公里,桥梁的数量达到80余万座。但是,我国建筑、道路和桥梁等在使用寿命、运营管理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短板。

对此,刘自明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相关部门应加快对行业的系统性研究,制定一套指导行业发展的标准,从而推动建造业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其次,推广工程总承包。在建筑业的传统工程承包模式中,设计与施工割裂,导致资源浪费、品质受限,在一定程度上损耗了工程项目的整体价值和质量。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总承包方承担该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资金筹措、建设施工、管理运营等一体化的建设模式。在该模式下可以实现从设计到建设的“无缝对接”,是建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同时,加快提高员工技能。工程建造需要大量农民工,可以长期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应鼓励总承包商自主招录农民工,签订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加大培训力度,使得他们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此外,要打造优质优价的价格环境。一方面,工程价格可以根据产品的质量等级进行适当调整、奖励,实现优质优价。另一方面,建造工程与原材料价格紧密相关,原材料价格和人力成本是动态的,在工程施工期间实事求是实行合理的弹性价格,防止因控制成本而进行偷工减料。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