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2019两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3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世界领先的“智慧长江”
本报记者 陈果静 柳 洁

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我们要打造世界领先的‘智慧长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总经理范秉衡表示,要系统推进长江经济带信息化建设,促进长江流域资源开放共享,需围绕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产业转型等发展重点,深化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力度,促进沿岸省市之间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产业资源转移合作。

“要加快物联网传感节点建设。”范秉衡代表解释道,也就是要逐步实现对长江流域的水源地、河道、岸线以及农林水土等地理信息敏感节点的全面数据采集和实时数据传输。同时,还要以可视化形式实时呈现长江全流域生态保护数据信息,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分析、实时预警;此外,还应建立沿岸各省市生态监控数据信息的统一标准,促进各地信息开放共享。

如何创新长江经济带建设思路,也是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刘发英今年关注的问题之一。刘发英代表表示,目前的环保执法手段和力度无法满足新时期环保工作需要,应着力加大沿岸环保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环保执法的智能化和科学化水平。

打造高质量经济带还得立好规矩。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陈华元提出,应加快长江保护法立法进程。“目前,长江流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压力大,建议在立法中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陈华元代表认为,无论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推动信息化建设,立法是前提,也是基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就需要通过立法完成国家层面的统一规范,打破行政分割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阻隔。”陈华元代表强调,只有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环境保护机制,才能有效鼓励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发展,激发沿岸企业的环保动力。

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还需要开拓思路,优化资源有效配置。陈华元代表建议,应在法律条款中规范环境保护投入机制,统筹各部门和社会的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资金,创立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专项基金制度等。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手的作用,创新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拓展长江流域生态保护资金来源,探索环保产业的市场化与可持续性。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