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预算时,我们写的是买冰箱,但后来买了液氮罐(医学常用的可保存温度更低的设备),结果被认为是挪用公款。”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山医院副院长朱同玉在政协医药卫生界别小组讨论会上,讲了亲身经历的一个小故事。“我跑到审计部门去和他们交涉,因为如果是挪用公款,那对我们科研人员来说可就是重大问题了。”朱同玉委员说,“幸好后来协商顺利,不然就麻烦了。”
朱同玉委员的遭遇引发了委员们对科研经费的热烈讨论。
“我们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说,做课题计划是5年,但做到中间,发现国外已经有文章开始发表了,就改变一些路径,在国外创新的基础上去做,但最后考核却说原定创新目标没拿出来,必须得把那个做完才能验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
“政府工作报告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朱同玉委员建议,对于科研经费,可以采取负面清单制度,把不可以做的事情列上,其他的看经费使用的原始记录和科研成果,如果这些能够过关,那项目的投入应该说已经达到了效果,“很大一部分的项目是适用于负面清单制度的,建议做一些试点”。
“一定要把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靠制度和法律约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建议,要提高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数据显示,这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希望科研经费能够在青年项目上加大资助的金额和力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研究中心主任肖苒表示,现在,我们那里一个青年项目的科研经费只有二十几万元,历时三四年,平均下来每年几万元,这很难鼓励青年人才开展深入、前沿、原创性的研究。
“要加快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建议把科技管理制度创新作为一个课题做好,让创新的力量更好地释放出来。”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眼科主任王宁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