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2019两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3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让科研人员当“会计”
董碧娟

在全国政协科技界别委员的小组讨论上,“包干制”是个热门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

这些举措说到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心坎上。这几年,我国推出系列改革措施不断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但仍然存在“重物轻人”、管得“过细过死”等问题。一些科研人员说,“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必须小心翼翼精打细算,要会看财务报表、懂财务审计,简直成了个专业“会计”。打趣背后,是无奈,更是对改革的期盼。

科研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其中基础研究项目更是具有创新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不能采用和工程类项目一样的管理方式。间接经费一般是在科研项目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间接成本、管理费用和绩效支出等。提高间接经费占比,开展“包干制”改革试点,就意味着给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可以让科研人员根据研发过程的实际情况,灵活高效地使用经费,提高创新效率。

“包干制”改革试点本质上体现了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尊重和信任。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强,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然而,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仍然存在短板和差距,要进一步提高创新效能,就必须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此次对于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使用的改革举措,既聚焦当下,着力解决科研人员集中反映的实际问题,又着眼长远,优化创新人才的培育和发展环境。

当然,要让这些好政策落地发力,转变成科研人员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还需要各部门、各科研单位齐心合力,“决不能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各科研单位需要进一步强化共识,持续优化流程、创新机制,加速实现从“管人才”到“服务人才”的转变,给科研人员更多的信任和空间。

在通过改革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的同时,科研人员自身也需要加强自律,注重科研诚信,克服学术浮躁,自觉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真正潜下心来,努力在基础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探索出更多创新成果。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