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张家胜代表表示,宜昌管住斧头、守住山头、护好源头,打好碧水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净土持久战。人民群众期盼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鱼翔浅底景象正逐步重现峡江大地。
张家胜代表介绍,宜昌强力推进沿江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推动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循环化、绿色化发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地耗下降5%、水耗下降7%。同时,宜昌出台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新举措:出台国内首个地级市环境总体规划,实施《长江宜昌段生态环境修复和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在全国率先实行河湖长制,市内183条河流、11个湖泊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全覆盖。
张家胜代表说,过去一年,宜昌收获了天蓝、水清、地绿,人民群众有了更多幸福感。长江干支流两岸岸线复绿178公里,生态复绿3.95万亩;宜昌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74天,同比增加16天;长江、清江等重要河流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保持优良。
(郑明桥 柳 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农村儿童的健康水平越来越受到关注。冀永强委员说:“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儿童健康水平,对于打破贫困代际传递、打赢脱贫攻坚战至关重要,亦是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抓手。”
“这个问题对贫困地区农村脱贫攻坚及长远发展、人民群众幸福感的稳步提升形成了威胁。”冀永强委员表示:“农村儿童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部分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身体健康受到损害;部分削减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的成效;儿童健康问题可能造成贫困代际传递,增加扶贫的难度。”
冀永强委员建议,从社会教育、市场监管、产业支撑3个方面入手,三管齐下共同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儿童健康水平。一是开展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二是深入开展贫困地区农村儿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查处贫困地区农村特别是中小学校周边销售不合格劣质食品的行为,治理整顿不合格儿童食品的生产商和批发商。三是加大农村儿童营养健康食品有效供给。 (雷雨田)
“如今,山东邹城市2万多户群众已经用上了我们生产的‘蓝天煤’‘蓝天炉’,既过了一个温暖、清洁的冬天,同时也没有增加经济负担,幸福感大大增强。去年,我们还在济宁市建设了2个应用示范点。”李希勇代表说,为治理燃煤大气污染,兖矿集团投资近3亿元,实施了“蓝天工程”。
李希勇代表告诉记者,生产“蓝天煤”的兖矿蓝天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北宿煤矿。通过提前布局清洁煤产业,原本要被淘汰的北宿煤矿完成了新旧动能转换“无缝衔接”,端上了可持续发展的“绿饭碗”,职工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李希勇代表介绍,目前兖矿集团不仅构建起全过程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体系;在生态治理方面,还将以邹城、兖州成片82平方公里塌陷地为规划范围,利用采煤塌陷形成的地形地貌,深改湖、浅造田,创建生态修复和传统产业转型最佳实践区、山水林田湖草相融的全国生态示范区,全面促进煤炭资源开发和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王金虎)
“边疆民族地区积极开展扶贫攻坚,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生活更加幸福。”权贞子委员表示,边疆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和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边疆民族地区正在脱贫工作中积极探索。权贞子委员说,延边州各县(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贫困村村民自身脱贫“造血”能力,采取多种举措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知识储备,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同时,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效农业产业项目,提高土地收益,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延边的贫困乡镇村屯将结合自身特点与实际,积极推进产业项目,巩固脱贫成效,打牢摆脱贫困的根基。去年底,延边州还专门举办了延边州脱贫攻坚成果展暨扶贫农特产品展销会,展示产业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果。”权贞子委员说,2019年,要让延边人民共享脱贫的幸福成果,对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刘 瑾)
“现在,不仅我们看病能报销药费,每个月国家还发给老人100元‘零花钱’。吃穿住行都不愁的幸福生活过去做梦也没想到,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来自甘肃省临夏州的马邦河委员告诉记者。
“保安族是少数民族,人口只有2万人左右。党的十八大以来,保安族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吃水、住房、上学、看病等条件大幅改善,过上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幸福生活!”马邦河委员介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保安族曾长期遭受压迫。1952年,保安族正式被确认为我国56个民族之一,并成立了保安自治乡人民政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于1981年成立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保安族与各族人民一道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2017年,临夏州被列为‘三区三州’重点扶持对象,国家通过了临夏州扶贫方案,未来3年将有投资100多亿元的项目落户临夏。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怀,必将加快全州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马邦河委员说。
(吴 浩)
“现在,邯郸各地的卫生院、卫生室都设立了‘健康小屋’,省内三甲医院的专家也经常到村里和社区坐诊、培训医生、举办专题讲座。在家门口就能看病,老百姓体会到了满满幸福感。”刘贵芳代表告诉记者,近年来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提高了基层的医疗服务水平,也使看病难问题得到了缓解。
刘贵芳代表说,如今农村医保政策的实施,减少了农民看病费用,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惠,尤其是贫困户负担大大减轻了。比如,贫困户通过申报门诊重症慢性病,可报销90%以上医疗费。
2013年,刘贵芳代表筹资建成了医养结合新模式养老院,养老院突出公益性,“五保户”老人可免费入住。刘贵芳代表建议,把农村闲置的、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与农村的乡镇卫生院和其他医疗机构整合,赋予其养老功能。此外,大力推广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将“家庭病床”列入医保报销范围,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
(周明阳)
“我从事教育多年,深深感受到教育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幸福感是多方面的。”孔庆菊代表说,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从每年对教育的大量投入上体现出来。青海是高海拔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但对教育的投资却每年都在不断增加。青海每年把财政约70%的收入用于教育等民生领域,教师社会地位和社会福利得到了提高。
孔庆菊代表表示,现在学校学生入学率、升学率每年都在提升。以门源县为例,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学生升学率是建县70年来最高的。政府重视、社会捐资助学、家长全力支持,共同营造了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幸福感得到了极大增强。
孔庆菊代表建议,希望国家加大对青海省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设立贫困地区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专项资金,形成中央、省级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的政府购买岗位服务机制,逐步缩小学前临聘教师与公办教师待遇差距,稳定贫困地区学前教师队伍。
(马玉宏 石 晶)
“只有真心地热爱教育,才能真正地关爱学生,也才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收获幸福感。”作为一名有30年教龄的“老教师”,王家娟代表表示,她教过3000多名学生,做教师真的很有成就感。
王家娟代表表示,随着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加强基础教育,目前我国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较以往有所改善,教师的社会地位、职业自豪感也有所提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备感光荣。
王家娟代表说,下一步,在修改教师法时,应将提高教师待遇和应有福利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规范和保障,尤其是要让那些在相对欠发达地区、基层岗位、艰苦岗位工作的人民教师有“教好书、育好人”的动力。此外,教师的安全也应该得到保护。
王家娟代表还建议,要大力培养一支高素质教师人才队伍,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吸引越来越多优秀的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投入教师队伍,为解决大班额等问题提供充足的师资力量。
(温济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