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宿州
将优秀干部派到一线
本报记者 白海星

来到安徽宿州市埇桥区符里镇符里村,只见家家收拾得干净整齐。宿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侯立芬是符里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他告诉记者,驻村扶贫,就要有责任感,勇于担当。只要有绣花功夫、钉钉子精神,一步步走、一点点做,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

从2015年起,宿州市在全省率先选派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配齐配强驻村帮扶精干力量,把最能打硬仗的干部派到脱贫攻坚第一线。“一方面从严择优选派,另一方面因村精准派驻。”宿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唐明告诉记者,宿州市委组织开展“万名干部大调研”,深入全市乡村“把脉问诊”,将熟悉党群工作的干部派到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将熟悉经济工作的干部派到经济基础薄弱村、将熟悉农村社会工作的干部派到矛盾纠纷突出村,实现了全面覆盖、精准配对、人岗相宜。

同时,宿州市坚持以村为主,切实打通脱贫攻坚“神经末梢”,实现扶贫力量本土化、工作开展长效化。他们下大力气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特别是贫困村党支部书记,重点对换届中拟连任的村党支部书记人选划出五条硬杠,将脱贫攻坚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作为能否继续连任的重要依据,并提出“五不选”要求,即年龄超过57周岁的,一般不再提名;扶贫工作成效不好的,不再提名;连任四届以上或任职20年以上、工作在本乡镇排名三星级以下的,不再提名;集体经济为零的,不再提名;村级信访多、问题多、矛盾多、群众意见大的,不再提名。经过严格资格审核,换届中全市有119名村党支部书记被取消连任资格,真正让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有效保证了村党组织带头人有决心投身脱贫攻坚、有能力抓好脱贫攻坚。

注重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宿州市从严从实加强对扶贫干部的管理。细化职责明任务,跟踪管理严责任,全程记录促履职。市县组织部门逐人建立扶贫干部专项档案2715份,将驻村工作制度落实、在岗在位、信息报送、工作推进、教育培训等情况纳入扶贫档案内容,实行工作全程留痕、表现动态记录。

通过近年来持续加强驻村帮扶力量建设,广大扶贫干部用双脚丈量民情、用行动排解民忧,切实发挥了“领头雁”和“生力军”作用,扶贫工作基础更加夯实,责任传导更加顺畅,政策落实更加精准,党群关系更加密切。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从61.27万人减至2017年底的16.16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89%,贫困村减至115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