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版 2019年2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日,苏宁易购收购万达百货,掀起新一轮并购热潮——
百货业要告别“二房东”思维
本报记者 王 晋

□ 2018年至今的主要零售重组并购案例中,与百货业相关的超过了一半,其中既有强强联合,也有弱肉强食

□ 百货业存在转型遇到瓶颈阻力、成本压力继续上升、价格缺乏竞争力、核心能力提升仍需时日等问题

□ 未来百货企业将加快并购重组步伐,更多采用线上工具,逐渐打破与购物中心的界限

前不久,苏宁易购收购万达百货的消息成为零售业的热点新闻。自去年以来,银泰百货收购西安开元、广百集团与友谊合并、首旅集团整合王府井等并购动作不断,百货业正迎来新一轮并购热潮。

对此,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楚修齐认为,“2018年至今的主要零售重组并购案例中,与百货业相关的超过了一半。并购的原因既有强强联合,也有弱肉强食。并购的特点一是行业集中化加速,二是向渠道上游延伸。未来,并购案例还将继续增加,行业集中度会不断提高”。

从过去“风光无限”到近年来“遭遇寒冬”,百货业在电商冲击下经历了痛苦转型。楚修齐认为,当前百货业发展呈现几个主要特点,包括线上线下融合初见成效,企业并购重组持续深化,自采自营模式深入探索,集合店呈现多元化发展,IP、文化和体验成聚客利器,会员营销借助技术发力,等等。

但是,目前百货业发展也存在转型遇到瓶颈阻力、成本压力继续上升、商品价格缺乏竞争力、核心能力提升仍需时日等问题。楚修齐说,“我国百货业一直采用的是亚洲的经营模式,以联营扣点为主,而非欧洲的买手制。这就造成了百货企业自营比例不高,没有价格主导权,缺乏核心竞争力。百货企业从‘功能齐全的剧团’逐渐变成了剧场,更像出租柜台的‘二房东’。虽然这些年有关部门一直推动百货企业转变经营模式,但成功案例并不多。目前,百货企业自营占比在全行业不超过5%”。他透露,将于3月底在北京召开的“第17届中国百货零售业年会暨商业创新峰会”,将是近期零售业的一次全面梳理、热点创新案例的一次集中展示、行业承前启后的一场思想盛宴,将为行业企业提供更多可借鉴的案例和启示。

楚修齐表示,经历这些年的转型,百货业整体有触底回升迹象。例如,SKP在2017年单店销售收入达125亿元的基础上,2018年销售收入再创135亿元新高;银泰百货年度同店比大幅增长37%;王府井集团实现净利润创近5年新高,等等。受消费升级、城镇化加速等利好因素影响,未来百货业还将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展望未来,楚修齐提出行业发展将呈现5个趋势。一是总体发展持续向好。促进进口和关税下调等政策有利于百货企业商品升级和价格下降,电商法实施也将促进高端商品消费回流。

二是企业将更多采用线上工具。百货业使用线上工具的空间更为广泛。从技术和手段应用上,不仅限于电商网站,也包括公众号、小程序、社群营销、APP等;从实现的功能上,既包括商品查询与订购、物流服务,也包括基础的信息沟通、会员维护、积分或优惠券查询与使用、储值卡查询等。多种手段都将发挥不同的作用。

三是并购重组案例多发。一方面是市场不乐观,部分企业销售和利润下滑,经营出现困难。另一方面,目前市场增量空间非常有限,更多是存量资源整合,经营好、确立竞争优势的企业,将主要通过并购方式扩大规模。

四是区域百货优势不减。区域百货的位置优势更为突出,或位于城市中心,或者在区域商业中心,有很多是自有物业,且在当地的品牌形象较好,受到当地消费者青睐。

五是逐渐打破与购物中心的界限。百货店正学习购物中心,增加体验元素;购物中心也有强化品牌商管理、扩大统一收银比例的趋势,大型百货店和城市购物中心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