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2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金融服务助推脱贫“加速度”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新伟 吴秉泽
荔波农商行通过金融夜校向群众传播金融知识。 (资料图片)

贵州是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总贫困人口的七分之一,是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近年来,贵州农村信用联社主动融入贵州脱贫攻坚战,牢记助农脱贫使命,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使贵州省的脱贫工作呈现出新气象

发展产业有靠山

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德新镇丰收村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属于省级二类贫困村。全村671户人口中,有388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1220人,贫困比例高,脱贫难度大。2016年5月份,贵定农村信用联社开始在该村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除担保抵押的政府贴息精准扶贫“特惠贷”贷款。自此,丰收村的脱贫工作呈现出新气象。

铜仁市松桃县棉花山村利民兴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华俊告诉记者:“信用社的‘特惠贷’让我们贫困户发展产业有靠山。”

刘华俊从小因病导致左手缺陷,干不了重活,10多年来一直靠养鸭维持全家的生计。他说:“养殖业利润薄,要想致富必须扩大规模。”得知他的想法后,村两委决定扶持刘华俊成立养殖合作社,带领全村贫困户抱团扩大养殖规模。

贫困户抱团创业得到松桃信用联社大力支持,分别向社员农户发放“特惠贷”5万元,建圈舍、购仔猪、买饲料,解除贫困户产业发展无本金之忧。

2015年,松桃县启动100万头生猪代养、加工项目,全县陆续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7个,新建养殖场67个,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体系,全面推行生猪产业“十统一”改革,为贫困户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脱贫之路。

在平坝县塘约村,2014年12月份,村两委牵头成立了“塘约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运作,将村里的土地流转后用于农业种植发展,但苦于村集体经济不足4万元,没有启动资金。

2015年初,在了解到塘约村的困境后,平坝联社以信用工程建设、普惠金融、信贷产品开发、推动农村产权改革为抓手,加大对塘约村合作社支持力度和产业扶贫工作力度,村里57户贫困户在农信社“特惠贷”信贷资金支持下,将资金及土地入股合作社,农民变身为“股民”。

“‘特惠贷’将政府财政扶贫资金、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与农信社信贷资金‘联姻嫁接’,一方面以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数倍乃至数十倍的金融资金投入到扶贫工作中,放大了财政资金的扶贫作用;另一方面紧盯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一特殊群体的发展需求,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有效提升了脱贫攻坚的实效性和精准度。”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锐说。

抱团助整县脱贫

“农信社支持我们村里开办了辣椒产业扶贫项目,我家去年试种15亩,在家门口种植,肥料、薄膜、辣椒苗、农药免费领取,种植期间有技术‘田间课堂’,半年就赚了4万元,再也不用出门到处打零工了。今年还要扩大规模继续种!”务川县前进村村民王太练说。

2018年,贵州农信社捐赠602万元资金支持前进村办起辣椒加工厂,将捐赠资金和政府财政投入资金量化到贫困户后入股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三条辣椒烘干线、冷库、育苗大棚。

前进村村民依托贵州农信社发展起来的辣椒产业扶贫项目,从种到销,一路绿灯,辣椒产业收益的70%分红给贫困户,20%用于村集体分红,10%用于管理公共事业。目前,该项目已发动前进村种植辣椒1084亩,覆盖全村10个组,助推全村贫困户343户1614人加速脱贫。

贵州农信社2015年结对帮扶务川以来,在务川县开展公益项目24个,累计无偿捐赠金额2.3亿多元,解决了县、乡镇卫生院急需的医疗设备;帮助解决58个贫困村1.6万户农户的饮水困难;改善67个贫困村文、体、环、卫设施等。累计投放信贷资金103亿元,涉及农业产业、旅游、教育、医疗、新农村、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累计发放“特惠贷”5.29亿元,贷款面超过5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提升扶贫精准性

贵州农信社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方式,着力提升金融扶贫精准力度。

开展“农村信用工程”。截至2018年9月末,全省评定信用等级农户706.44万户,农户授信总额4206.76亿元;累计创建信用组12万多个,信用村1.27万个,信用乡(镇)986个,信用县21个。

实施“信合村村通”工程,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在贵州省建立“信合村村通”便民服务点1.7万多个,行政村全覆盖,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构建了“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联通全国”的服务网络体系。

建立驻外农民工服务中心,服务跟着农民工走。贵州农信社在贵州籍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北京、广东、福建、云南、江苏、浙江等省区市设立13个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截至2018年9月末,支持农民工在外创业贷款27.7万户,金额130.9亿元;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64.12万户,金额 493.62亿元;发放困难帮扶创业贷款36.63万户,金额144.93亿元。

创建“金融夜校+”模式,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2014年开始,贵州农村信用联社在全省范围内开办金融夜校,利用晚间或农闲时间到田间地头为农户传播金融知识。目前,全省累计举办金融夜校54.95万场次,培训人数达1461.86万人次。

黔南农信社率先在全省打造金融夜校升级版,开办“农村金融致富学校”,采取固定办学的方式,通过“金融夜校+电商”“金融夜校+创业”“金融夜校+民间文化”等方式,为群众讲解扶贫政策、金融知识等,挖掘致富带头人,帮助农户提高创业就业能力。

搭建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构建普惠金融新平台。创新开展“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实现只要有无线网络覆盖就可办公营业,进村入寨为群众办理开户、转账、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业务,把传统的金融业务变成“长腿银行”,既便捷灵活又及时高效。目前共建立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1476个,服务1.5万个行政村。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