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人物 上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2019年2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兰新铁路的“90后”小夫妻——
“让回家的路更顺畅”
本报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强 科
余华生(右)给戴凤殿讲解道尺的使用。
刘 勃摄

柳沟是玉门关外兰新铁道线上一个五等小站,是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嘉峪关工务段的西大门。戴凤殿说:“我来工区2年,每天都是狂风猛啸,但华生在柳沟,我还是更愿意陪着他守在戈壁上。”

余华生和戴凤殿是嘉峪关工务段柳沟道岔维修工区的线路工,2014年他俩同时毕业于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余华生被分到祁连山下的兰州局集团公司嘉峪关工务段,戴凤殿则被分到1000多公里外六盘山下的固原车务段。小戴说:“两年多的异地恋,感觉日子很漫长。但我们相信,只要心存美好,一切都会变成想象中的样子!”

2016年11月份,戴凤殿调到余华生所在工区工作,平日里余华生带着工区的职工外出作业,戴凤殿留在工区做内务。这里虽然荒凉,但两个人互相陪伴鼓励,也觉得幸福。“回家就像住旅馆。”小戴对嘉峪关的家如此评价。每周回嘉峪关一次的生活,让这对“90后”小夫妻早就把工区当成了他们的家。

每天中午12点,柳沟的“定时风”刮起。黑色的煤灰,黄色的沙尘,在凄厉的风声中肆意飞扬。道岔上,线路班长余华生带领班组员工专注地检查着铁路线路设备质量,戴凤殿也跟在他们身后做设备检查记录。狂风呼啸,大家说话的声音完全被大风掩盖,每报一组数据,余华生都不得不声嘶力竭地喊着。小戴紧跟在余华生身后,眼睛被风沙迷得睁不开,但仍努力地听着从余华生口中传出的检查信息,一笔一笔地记录在检查小本上。两个小时的作业时间,小两口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把站区道岔全部检查一遍。作业结束后两个人跟随班组回到工区,余华生看着妻子被风吹得红扑扑的脸蛋,赶紧打盆热水,用热毛巾给她擦脸,心疼地说:“段上考虑到咱俩都在柳沟,照顾不到家里,让你去嘉峪关工区工作,你非要留下来,看这风把你的脸吹得又红又干。”戴凤殿则笑嘻嘻地说:“我走了谁来陪你啊!”

余华生告诉记者,柳沟站虽然级别不高,但去新疆、敦煌的火车都要经过这里,也是集团公司货运的战略装车点,设备安全至关重要,尤其是春运期间,更不能有一丝马虎。作为班长,确保管内线路零故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春运,余华生要留在工区值班,小戴也放弃了回老家内蒙古过年的机会,在工区陪伴华生。“今年是我们俩第一次在小站工区过年,虽然和同事们在一起也很热闹,但还是很想爸爸、妈妈。”小戴说着眼圈就红了。

1月28日,柳沟下起了鹅毛大雪,余华生像往常一样带领班组员工巡查站场设备。当巡查到柳沟站内道岔时,他拨开积雪,发现一块夹板有异样,经他仔细检查确认,那块夹板有一处头发丝细的裂纹。余华生赶紧组织职工应急处置,及时消灭安全隐患,确保来往列车的行车安全。

夜晚窗外寒风肆虐,一阵阵地嘶吼让人心生恐惧。工区办公室里的键盘还在“啪啪”作响,小戴正在把白天检查的数据上传到问题库,余华生推开门端来一杯热水递到她手中:“你歇会儿,让我来。”他接过小戴手中的活干了起来。“那你可要仔细点哦,我就在旁边盯着你。”戴凤殿说是怕华生粗心大意,其实是想陪着他度过工区里寂寞的夜晚,毕竟,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春运还在继续,小戴和余华生忙碌的身影,很快就融入到确保春运安全的队伍里。但小戴的话语,却一直在记者的耳边回响:“我们既然回不了家,那就努力让回家的路变得更顺畅吧!”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