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寨乡地处武陵山区的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东北部的狭长山谷里,辖5个行政村及2个居委会,61个村民组,全乡共有3651户11221人,其中农业人口9059人,人均耕地面积仅0.71亩。
“放牛好耕田,养猪盼过年;喂鸡筹柴米,奔波为油盐”,这是过去村民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敖寨乡牢固树立“抓扶贫一定要抓产业,抓产业一定要抓改革”的思想,不断创新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人人有增收渠道”的产业发展格局。
目前,该乡5个村都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同时香柚、油茶、经果林、西瓜、苗圃等特色产业也遍布其中,呈现出产业发展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宁静而温暖的“围炉夜话”
时间:2019年1月28日
地点:万山区敖寨侗族乡
农历腊月廿三,送走喧嚣的白昼,记者与敖寨乡村民们一起,在宁静而温暖的房子里“围炉夜话”。
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会高兴地给记者介绍:“过去的2018年,我们的4个贫困村全部顺利脱贫出列,贫困人口减少至36户90人,全乡成功脱贫748户2549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99%,我乡成功摘掉了‘贫困帽’,以零漏评、零错退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国务院第三方评估验收。”
“2018年,敖寨乡产业发展迎来了春天,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华丽蜕变。”乡党委书记杨勤说起近年来的发展如数家珍,“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的原则,我们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大棚蔬菜、食用菌、香柚、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产业多点开花,形成了敖寨‘一带两翼’产业发展格局。”
记者在采访中一路看到,该乡中华山村和两河口村以发展食用菌、大棚蔬菜、香柚为主;洋世界村和瓮背村以发展水产养殖和林下养殖为主;杨家寨村和岩屋坪以发展生猪代养和莲藕种植为主。2018年,敖寨乡完成调减旱地1800亩,新增种植大棚蔬菜600亩、食用菌100亩、精品水果1500亩,全乡累计完成4000亩的产业发展,实现了与贫困群众利益联结全覆盖。
记者在中华山村看到一幅巨大的标语牌,内容为“敖寨乡集体经济‘622’模式发源地”。什么是“622”分配模式?“围炉夜话”时,记者不解地问。
“敖寨乡中华山村自2015年初被列为万山区精准扶贫示范点以来,他们不断创新发展方式,选准发展门槛低、见效快的食用菌、蔬菜等大棚种植产业,通过整合财政、扶贫等多方资金建成了中华山村集体经济示范点,创造性地提出了‘622’分配模式,即将纯利润的60%用于贫困户、20%用于村集体经济积累、20%用于合作社管理人员奖励。”万山区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张文娟,一边给火炉加炭一边回答记者的疑问。据了解,敖寨乡“622”分配模式还入选“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相关图片在国家博物馆展览中展示。
“说起这个成绩,中华山村村委会主任毛照新功劳最大呢。”敖寨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吴承庚打开了话匣子。“中华山村的发展,离不开毛照新带领村民兴办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食用菌产业,打造了远近闻名的食用菌之村。”吴承庚说:“有一年春节,一名来村探亲的浙江女婿介绍,浙江有不少农村靠种植木耳、平菇致富,中华山村自然条件更好,为啥不试试食用菌产业呢?”
当年3月份,毛照新带着村“两委”干部和致富带头人远赴浙江调研学习。在了解到食用菌生长环境与本村自然条件高度匹配后,毛照新建议将这一产业引回村里。
可是,他的“美好愿望”没有得到大多数群众支持,很多人不敢加入创业队伍,担心失败。但毛照新没有放弃,他一边继续带领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一边带头自己先干,再加上乡党委、政府“送政策、送资料、送技术”,经过几次村民大会,终于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认可,全体村民同意发展食用菌产业。
为了让贫困户实现自我“造血”,村“两委”成员率先贷款60万元,利用村集体的30万元资金和100万元精准扶贫项目资金,按照“村两委+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组建了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将全村172户贫困户全部吸纳为社员,探索出“622”精准扶贫分配新模式,点燃了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并带动2家龙头食用菌企业落户中华山村,当年就发展食用菌1000万棒,集体资产从上年的30万元增长到1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从2000元增至6000多元,贫困发生率从16.35%下降至9.7%。
2016年6月29日,是村里贫困户难忘的日子,中华山村172户贫困户户均分红1500元,群众都乐开了花,中华山村也从当初的贫穷落后村变成了脱贫致富示范村。
“去年,全乡全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完成7625.58万元,同比增长19.3%。据统计监测,我乡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400元,同比增长10%。”杨会说:“今年我们努力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让群众切实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授人以渔” 家家都走致富路
时间:2019年1月29日
地点:敖寨乡两河口村
敖寨乡两河口村曾是典型后进村。常年以来,当地老百姓除外出务工外,便是守着“一亩三分地”勉强过活。如何走出一条既能守住青山绿水,又能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一直困扰着该乡党委、政府和两河口村村“两委”。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面对群众观念守旧、担心失败的忧虑,如何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是脱贫攻坚急需解决的棘手问题。“扶贫先扶志”。2017年年初,两河口村成立了多个工作小组,挨家挨户介绍山东寿光九丰农业落户附近乡以来取得的成效,并组织他们到现场参观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去年3月启动规划以来,仅耗时3个月,该村占地面积500亩、项目总投资2000余万元的标准化蔬菜大棚便已建成,并成功上市。目前,该村一期大棚内已种植西瓜、黄瓜、西红柿等五个大类7个品种,预计年总收入达500万元,带动就业567人,实现户均增收0.8万元以上。“我们种了几十年蔬菜了,勉强赚个油盐钱,还没听说过种蔬菜可以脱贫致富的,真的不敢相信!”当地老百姓说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样,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才是长久之计。
在扭转群众思想观念后,当地针对村民欠缺技术的现状,积极组织专业培训会,建立农技服务精准到户机制,强化群众造血功能,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为他们插上致富的翅膀。
“在这里既挣了工钱,又学了技术,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现在真算得上安居乐业了。”正在棚里干活的贫困户小刘笑着说道。
去年3月份以来,该村在大棚蔬菜基地组织现场培训24次,累计培训人数达1200余人次,免费发放实用技术资料560余册,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技术,增加了种植效益,推动了全乡“菜篮子”扶贫产业的快速发展。
农产品的销路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贫困户的切身利益。为让参与种植的60多户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该村积极与铜仁各大超市和万山九丰农业公司对接,解决大规模生产后的销路问题。“我们和铜仁华联超市达成了合作协议,实行订单直销。同时,万山九丰公司还将蔬菜进行兜底回收,确保种植户能大量种植、大胆生产。”两河口村支部书记姚元会信心十足地说道。
目前,该村大棚蔬菜基地已向周边超市销售黄瓜20多万斤,辣椒3万多斤,西红柿30多万斤,实现收入100余万元。通过流转土地、基地打工、股权定期分红等多种方式,该村贫困户获得了工资性、经营性、投资性等多种收入,不仅实现在家门口务工,还变身小老板,走上致富路。
“贫困村”变“幸福村”
时间:2019年1月30日
地点:敖寨乡瓮背村
瓮背村是敖寨乡的深度贫困村,距离乡政府驻地19公里,是敖寨乡最落后、最偏僻的一个乡村。“两头猪仔喂一年,不够柴米油盐钱。”瓮背村村民们的日子常年过得紧巴巴。
瓮背村党支部书记杨昌喜90年代开始在外打拼,搞过装修,卖过建材,已经是个小老板,一年有不错的收入。乡亲们看到他在外面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希望他留下来当村里的“领头羊”,带着大伙儿脱贫致富。2016年,杨昌喜回到村里。“当时我们村是脏乱差的典型,垃圾倒在马路边、河沟里,走到哪里都是一片狼藉,更不要说发展产业。”他回忆道。看到乡亲们过着穷苦日子,杨昌喜心里不是滋味,思前想后,他决定接过“带着大伙儿脱贫致富”这个担子。
杨昌喜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提振村民的精气神,把大伙儿拧成一股绳。“首先就得从村里的环境卫生抓起,收拾得干净一点,精神头就不一样。”杨昌喜和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带头干,把道路两旁和河道上的垃圾一锹一锹铲上车,运出去。看到村支书亲自干,村民也开始把自家门前收拾得干干净净。“是我们把杨昌喜留下来的,他都亲自干,我们再不动,不像话。”村民杨妹昌说。为了让群众从思想上转变,杨昌喜又带着大伙儿利用晚上空闲的时间挨个组织村民开院坝会,挨家挨户走访,宣传国家政策,和乡亲们谈村里的发展思路。
“环境变漂亮了,村民的思想发生了转变,还要再把产业搞起来,让大家伙儿的腰包鼓起来。”杨昌喜下定决心。
瓮背村山林多,闲置土地多,水源充沛,如何才能发挥好优势把产业搞起来?杨昌喜四处考察学习,最终把莲藕种植作为瓮背村的主打产业。2017年3月,瓮背村成立了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主动把自家的闲置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进行统一经营。“土地流转过来后,我们一边整地种莲藕,一边向上争取项目修通产业路。”杨昌喜一心想让产业早日投产见效。
“那个月,杨昌喜每天起早摸黑,大清早就把我们喊到一起,安排产业发展相关工作,安排完就往政府跑,晚上回来自己还要到田里走一圈,看产业进度。”驻村干部潘荣东记忆犹新地说。一个半月时间下来,120亩荒田坝全部种上了莲藕,3公里沙石产业路修通。“每天忙前跑后,那一个半月,杨书记一双脚板全是血泡。”村干部杨钱昌心疼地说。
2017年7月,眼看田里长出的莲蓬就要进入采摘期,为了能让莲蓬卖上好价钱,杨昌喜又开始忙着给合作社找销路。跑超市,跑电商企业,请专家到种植基地查看莲藕品质,就是要把莲藕卖出去,增加村民的收入。
2017年8月,首批莲蓬通过电商平台、大型超市销售4000多箱,仅这一项产业销售收入达10万余元。“要不是杨昌喜带着我们干,我们做梦也想不到荒棘窝能种出金莲朵。”杨妹昌说起来一脸的笑容。“土地租给合作社有租金,在合作社干活一天也有70块钱,年底还有分红,跟着杨书记,越干越有劲!”村民刘秀菊满脸幸福。
除了莲藕,瓮背村发展的林下土鸡养殖和食用菌产业也大获丰收。去年一年,产业收入达18万余元。凭借产业带动,6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有了活干,一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46户贫困户通过与合作社建立利益连接,户均分红1600元。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