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俊毅
阅读提示
作为我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西藏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主战场。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如何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的重要指示精神,既能可持续增收,又不破坏生态环境,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近日,记者深入雪域高原,进行调查采访。
雪域高原,牧草青青,数千头黑牦牛在蓝天下悠闲踱步。这里是海拔超过4300米的西藏日喀则亚东县帕里牧区。走在青藏高原上,很难见到人影,见得最多的是雪山和荒漠。
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集连片特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于一体,是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扶贫成本最高、脱贫难度最大的区域。这里气候恶劣,资源匮乏,生存条件差,经济发展水平低,有相当一部分农牧民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
“综合考虑贫困发生率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全区2018年底认定深度贫困县44个,深度贫困乡镇315个,深度贫困村2440个,分别占全区县、乡、村总数的59.5%、45.3%、44.6%。82.7%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集中在44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极其艰巨。”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曾佑志说。
扶志扶智才能脱贫致富
众所周知,致富产业是实现可持续脱贫的关键,西藏脱贫攻坚一个主要短板正是产业。这里传统农牧业占比很高,44个深度贫困县里,农业县占17个,牧区县占14个,半农半牧区县占13个。全区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尚未真正形成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集群,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率、科技贡献率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5个和16个百分点。
“我们乃东盛产黑青稞,和白青稞相比,营养价值更高。作为低糖的纯天然绿色食品,特别适合糖尿病人食用,虽然产品很好,但因为道路难走,导致发给深圳等地客户每斤运费就要7元,所以外销一直没法做大。”西藏山南市乃东区结巴乡格桑村黑糌粑生产基地负责人丹巴对记者说。
曾佑志告诉记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是西藏脱贫攻坚面临的最大短板。青藏高原海拔高、自然条件差、施工期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历史欠账多。目前西藏还有41个建制村不通公路,1255个自然村公路未通畅;12个县未纳入主电网,102个建制村不通电;3万贫困人口安全饮水无保障。
西藏已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难“战区”,也是一个主战场,如何确保贫困农牧民在2020年如期脱贫,对政府部门和广大扶贫干部是严峻的考验。经济日报记者在藏区采访时发现,不少藏族群众经济贫困与观念“贫困”不无关系。
在牧区,藏族群众一家有几十头乃至几百头牦牛并不稀奇,身家可谓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但日子仍然过得清苦。这是因为不少藏族群众缺少市场观念,将牦牛视为固定资产,只在需要用钱时才卖几头,没有及时出栏变现、继续扩大再生产的习惯。大量的牲畜长大了仍一直养着,白白浪费牧草和人工。
藏族群众经济上要脱贫,首先要在观念上脱贫。当地政府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开展精神脱贫行动。干部驻村、党员干部结对认亲交朋友,积极开办农牧民“夜校”“补习班”,带领贫困群众学文化、学技能、学感恩。
牲畜集中放牧,改良品种,加快出栏,是一个好办法。比如亚东县帕里镇,2017年成立牦牛产业发展合作社,吸引全县农牧民将牦牛、草场入股,实行集中养殖。牦牛改良了品种,加快出栏,牧民每头牦牛每年可分红650元。
特色产业成为致富抓手
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由于地域所限和观念局限,与内地贫困地区比,西藏发展特色产业难度更大。
以帕里为例,帕里草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北麓交界处,气候宜人,生长着300种优良杂生牧草,是西藏最肥美的草场之一。冰山融雪、优质牧草滋养的帕里牦牛躯体庞大,毛色亮丽,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但帕里牦牛的出栏率极低。与帕里其他牧民一样,牧民尼玛次仁没有及时出栏的习惯。牦牛一直养着,白白浪费人工和牧草。尼玛次仁一家4口人,守着200多头牦牛受穷。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西藏帕里牦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615户农牧民以牦牛入股,转变观念,改良品种,顺时出栏。尼玛次仁家200多头牦牛全部入股,每年能分红近30万元。亚东县委书记舒成坤告诉记者,612位建档立卡贫困牧民每年因此人均增收3.6万元。
除了帕里牦牛养殖,记者实地采访过的亚东鲑鱼养殖合作社、山南乃东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林芝巴宜藏鸡养殖专业合作社,都注重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入现代市场运作方式,增收成效显著。比如林芝市巴宜区更章村59岁村民桑杰一家,2015年还负债8万余元。通过参加藏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桑杰现在每年分红收入就超过2万元,已还清大部分债务。
脱贫致富一个都不能落下。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兴办特色致富产业,帮助残疾人减贫增收,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乃东区泽当镇泽当村地处雅鲁藏布江、雅砻江交汇处,33岁的村民次仁因为腿有残疾,不能正常行走。两年前,他还要靠家人和政府养活。奇迹发生在2017年。经过培训,次仁学会了缝纫技术,被山南民族藏帖尔手工业残疾人福利有限公司录用。这是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所属的扶贫企业。如今,次仁每个月能领到1700元工资,实现了经济自立。乃东区扶贫办副主任郝磊告诉记者,像次仁这样成功就业的残疾人,在泽当镇还有31位。他们依靠双手摆脱了贫困,开始了全新的人生。
据了解,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西藏全区筛选出城关区净土、白朗县蔬菜、南木林县人工种草、隆子县黑青稞、林芝藏香猪养殖、贡觉县阿旺绵羊、芒康县葡萄、高原特色牧业、班戈县牧业科技产业合作园区、改则县物玛乡抢古村牧业集体经济合作社“十大优秀”扶贫产业,大力推广。目前,全区已培育7家牦牛规模化加工企业、37家青稞规模化加工企业,年加工、销售牦牛肉近2000吨、青稞9.5万吨。
记者走访了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多地贫困农牧区发现,特色致富产业正在雪域高原蓬勃兴起。2018年,西藏全区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142个,完工率达65.4%,实现产业脱贫21万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125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8364家。
因地制宜激活致富密码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如何充分发挥雪域原生态的优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呢?
“在产业扶贫中,我们注重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让贫困群众不离乡、不离土或者离乡不离土就能融入产业发展、增收致富。”曾佑志说。加大生态脱贫力度,发展生态旅游,让贫困群众吃上“生态饭”,正是西藏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70岁的仁增日卓牵着自家两只藏獒,每天守在清澈见底的羊卓雍错湖边。游人花10元可以搂着藏獒在湖边留影。仁增日卓一天能赚200元。像仁增日卓这样提供旅游服务实现增收的农牧民,在雪域高原上越来越多。
内地游人来林芝,都要去鲁朗林海。鲁朗林海位于鲁朗镇境内,海拔3700米,长15公里,平均宽1公里,绿树接天,云蒸霞蔚,美不胜收。每年5月,林中杜鹃绽放,鸟语花香。最近几年,鲁朗通过发展生态旅游,让不少农牧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尝到甜头的农牧民,变砍树为种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45岁的鲁朗镇崩巴才村村民边巴次仁每天吃罢早饭,就穿上黄马甲,戴上红袖章,背起森林消防装备,与两位同伴一起,出门巡山护林。像边巴次仁这样的兼职护林员,整个林芝市有4.5万余人。
林芝市林业局林政科副科长李振华告诉记者,全市现有公益林专业管护队52支300人,专职护林员421人,另外还成立了325个乡村级森林防火义务突击队,队员超过1.7万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坚持把生态搬迁、防沙治沙等工程项目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用好国家生态补偿政策,继续增加生态补偿岗位,新增岗位集中用于深度贫困地区。当地适当提高补助标准,让更多贫困人口和边际人口吃上“生态饭”;发挥国土绿化增收作用,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工程,实施消除“无树户”行动,扎实推进苗圃基地建设,通过成立贫困群众造林合作社,广泛组织贫困群众参与防沙治沙、植树造林,让贫困群众在生态保护中脱贫。2018年,全区各类专兼职生态补偿岗位增加到66.67万个,年人均补助从3000元提高到3500元。
以林芝为例,市政府每年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转移支付资金中拿出10%,优先安排贫困群众就近担任生态护林员。仅兼职担任生态护林员这一项,贫困农牧民群众年人均就能增收1500多元。据林芝市巴宜区林业局局长格桑扎西介绍,过去5年间,巴宜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均显著增长,现已建成三个自然保护区、两个森林公园、一个湿地公园,林地面积达46.2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高达8430万立方米。
2018年,西藏25个深度贫困县区达到脱贫摘帽条件,1808个贫困村退出,18.1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6%以下。曾佑志告诉记者,为全力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西藏“十三五”时期规划投资3062.8亿元,面向重点贫困乡村,加快推进水电路讯网、科教文卫保“十项提升”工程,正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西藏的脱贫攻坚,中央支持前所未有,自身努力前所未有,取得成效前所未有。”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雪域高原减贫致富之路正越走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