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2019新春走基层 上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2019年2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缆班班长黄建伟:
做守护光明的“地下工作者”
本报记者 张建军
南方电网广东肇庆供电局电缆班班长黄建伟(左)正对地下综合管廊开展巡查。 林佩燕摄

“这里是肇庆新区供电的‘主动脉’,而基广线是肇庆东站的主电缆,目前正赶上春运高峰,一旦发生故障,将影响旅客正常出行。”1月29日,在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的全国单体最大的地下综合管廊中,南方电网广东肇庆供电局电缆班班长黄建伟向记者介绍。

春节临近,广东电网加强对保供电的特巡和维护,黄建伟的班组除了对分布在肇庆全市范围内88公里长的高压电缆开展“地面巡查”外,还要对位于地下10米深处、全长21公里的电缆开展每天一次的“地下巡查”,默默守护城市的光明与活力。

相对于地面巡查,地下巡查更像身处“迷宫”。这里的电力舱自成一廊,和综合舱、污水舱并行。举目望去,长长的管廊封闭、静谧、幽暗,两侧架设着不同等级的电缆,就像一条蛰伏在地下的“巨龙”。

记者跟随班组进入隧道45分钟后,觉得头昏脑涨。黄建伟察觉到异样:“你是不是缺氧了?赶紧上去透透气!”黄建伟指着管廊顶部的空气监测仪表,数据显示这里的氧气只有17%!

黄建伟介绍,因为管廊是密封的,每次进入隧道都要先打开隧道里的通风机和通风口,并通过管廊综合监控中心确认隧道里没有冒烟、漏水等异常情况,随后用气体检测仪确认隧道气体符合巡视要求之后才通过竖井的层层阶梯下来。每次下隧道,他们一定要带手电筒,主要是预防光照突发停电。“电力舱全长25公里,手机又收不到信号,万一没有了光源,就很难走出去了。”黄建伟说道。

“综合管廊电缆的状态可以用肉眼检测,可其他的电缆都埋在电缆沟里,虽然可靠性程度高,可一旦遭到破坏,要抢修也是十分困难的。”黄建伟说道,所以,除了做好电缆设备巡视,电缆班成员还得将视线落到几十米以外,关注附近有没有施工,会不会有破坏电缆的可能性。

黄建伟介绍,2018年电缆班引入电缆接地环流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对电缆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有监测会更放心,但巡维工作还是我们每天必须做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