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2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我们彼此心心相印
——辽宁辽阳市开展精准医疗扶贫纪实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孙潜彤
图① 普外三科主任王英飞(右二)为精准扶贫患者实施手术获得成功。图为王英飞带领医护人员给术后患者作检查。
图② 医生在给患者王炎作放射检查。
图③ 3名医护专家入户走访签约患者。
本报记者 孙潜彤摄

扶贫的切入口选在哪里?很多情况不能靠简单地送钱送物。辽宁省辽阳市对贫困户挨家挨户摸底调查发现,“一病毁所有”是不少农村家庭的真实写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致贫因素的62.5%。

健康人觉得花前月下是幸福,可患者觉得没有病痛的每一分钟都幸福。在辽阳市中心医院,患者一分钱不花,还经常得到医生塞来的红包;下乡入户的医疗队经常是自带方便面,占老乡的便宜就是一碗泡面的开水……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

不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贫困患者如何能摆脱贫困?辽阳市出台政策,充分利用新农合市级统筹,加上政府扶贫专项基金的投入,不足部分再让公立医院兜底保障,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患者不花钱治病的经费难题。

非亲非故的亲人

王炎和马莉,一个在乡下,一个在城里,非亲非故,素未谋面。可是,王炎却说马莉大姐是她“没有一毛钱关系”的亲人。这是怎么回事?

13年前,正逢花季的王炎遭遇了一场大病,四肢关节僵直,求医治疗又受骗,一直卧床不起。2016年,当辽阳市中心医院的马莉大夫来到王炎所在辽阳县柳壕镇罗套村家里入户体检时,王炎的态度非常冷淡。

“住院手术不花钱?”见过打着义诊旗号卖假药的王炎,对马莉的劝说满腹狐疑。骗子!医托!王炎在心里说。任马莉磨破嘴,王炎还是把头扭到一边。

这样的阵势马莉见多了,她把电话联系卡往王炎家墙上一贴,实在忍不住吼起来:“我的话有半句不实,把我咋样都行!”

王炎的父母小声嘀咕:这闺女是咱领养的,本指望她将来给咱养老,没想到现在还得一天到晚照顾她,咋能不盼着治好她的病啊。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也没这么费劲儿。马莉说,2016年辽阳市刚开展精准医疗扶贫那会儿,贫困患者普遍不相信免费治病这事。动员了1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贫困患者也就2000多人。“或是胆儿大的,或是病重的,基本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的。”马莉苦笑,难怪患者不相信,在某些医院,交钱才治疗,押金不够都不行。贫困,加剧了这种戒备心态,“天上哪会掉馅饼”?

好说歹说,王炎算是被抬到辽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从2016年夏入院的两年里,王炎先后经历了膝关节、髋关节和肘关节5次置换手术,医疗费花去40多万元,除去农合补偿和政府补偿,医院为其兜底垫付30多万元。王炎很惊奇,直到出院也没人找她要一分钱。

当王炎下床迈出10多年来的第一步,她和父母旁若无人地大哭起来,连病友都高兴得跟着掉泪。

阳光,照进曾经一直拉着窗帘的家。如今,王炎不仅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还开起了网店谋生。

“我能抱抱你吗?马莉大夫。”医师节那天,马莉收到“特殊礼物”,那是王炎特地赶来为她献歌——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

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感谢有你

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有一种长度叫永远

40075.02千米,是地球赤道的周长。而刘有玉和他的同事们两年间跑的村路、山路比这还要长。

4万多公里是他们深入辽阳城乡每个贫困户的心路里程,39个乡镇426个行政村,全覆盖三次有余。为啥要跑这么勤?因为辽阳市实施精准扶贫的标准是“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1月21日清早,辽阳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刘有玉开着私家车又下乡了。记者跟着蹭车,一路颠簸。医院扶贫有规定,几台救护车专用于接急救患者,入村访贫就得“私车公用”,油费自掏,餐食自理。而且,义务巡诊只有开始,没有结束。不然,拿什么确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动态为零”的目标?

听说医生来回访,66岁的张允刚老汉兴奋得大冷天往村口跑了好几次。“咱可不能忘恩,当初我腹部两侧疝气,肠子鼓出个大包,都快撑破肚皮了,要不是市医院的大夫给我免费手术,我哪能好好地站在这儿。”张允刚握住刘有玉的手不肯放开。

“这是送您老的药,术后恢复期不能停药。”刘有玉把十几盒药交到张老汉手上,一边把注意事项细细道来。

治病不花钱,用药也免费。辽阳市精准医疗扶贫讲求一帮到底,织就三层保护网细密“兜底”:一层是制度保障,出台《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及相关政策》;一层是资金保障,政府投入5000万元补充新农合精准扶贫专项基金,不足部分由定点医院承担;一层是贴身保障,达到每户都有签约保健医生。

看病走绿色通道,住高间享受VIP待遇,还有家庭医生上门诊疗。这新鲜事搁在以往,71岁的王京普说啥也不信,“咱穷得叮当响,哪有这么硬的门路?”

“正因为您家困难才给您贵宾待遇呀。”心脏外科主任傅金利登门给王京普体检。因为王京普不便翻身挪动,傅金利跪在炕沿帮助老人挪动身体作检查。

这一跪把王老汉的眼泪“跪”出来了,“好人啊,等我病好能起来,我给您磕一个。”

你可别再出名了

现在,马莉自豪地说自己“可出名啦”。

确实,辽阳市的山山水水,犄角旮旯,哪儿都有马莉的“穷朋友”。她把12601个医疗扶贫建档立卡户的信息都存到了手机里。家境、病情、治疗进展、恢复情况、复查时间,等等,在密密麻麻的表格里注释得清清楚楚。加上各家电话,还有不断加她的微信朋友圈,她的旧手机已经被“撑爆”了。马莉有招,换一个128G内存的新手机。这次好些,不那么卡了。

可是,马莉的家人不乐意了,“你可别再出名了,好不?你手机一天24小时开机,成天响个不停,半夜也叫,还让人睡觉不?”即便如此,马莉也不用振动模式,她怕患者万一有急事联系不到她。

看着患者高高兴兴治愈出院,马莉也跟着开心。不过,开心马莉也有伤心事。

特困患者朱林是一个28岁的帅小伙,不幸得了白血病。马莉动员他来医院救治,市中心医院前后花了80多万元才把朱林的各项指标稳定下来。可马莉最近回访听说,朱林又不行了。小伙子在生命最后时刻给所有参与救治的医生留言,“医院不放弃,我也很努力,来过这个美好世界我不后悔。党和政府为救我花了那么多钱,我感到抱歉。”

说到这,马莉不吱声了,掏出纸巾不住地擦眼角。“不是所有的结局都美好,可我们都要向着美好去努力。”

2016年至2018年底,辽阳市中心医院共收治精准扶贫住院患者16283人次,医疗费用总额15532万元,医院实际垫付3301万元。为全市慢病患者投药37600余人次,组织全院264名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医疗专家与所有建档立卡户签约做家庭医生。

祛病根拔穷根

“十年八年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辽阳县寒岭镇贫困患者孙玉贤深有体会。

为啥把精准扶贫的点打在医疗上?辽阳市委书记王凤波说,扶贫攻坚越深入越要啃硬骨头。大量入户摸底调查发现,辽阳市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占比高达60%以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处于返贫边缘。重大疾病已成为脱贫路上的最大“拦路虎”。抓住这个“牛鼻子”,辽阳市把“精准医疗扶贫”放置首位,政府牵头带动各方形成合力,“祛病根拔穷根”,最终富起来。“辽阳正在建设幸福城市,对贫困患者来说,告别病痛的每一分钟都是最真切的幸福。”

通过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建设扶贫和产业扶贫,辽阳市一步步迈向“四个不让”:不让一户因病返贫;不让一户孩子因贫辍学;不让一户居无保障;不让一户增收无方。

本在市里当干部的李健,如今扎根铧子镇杨寨子村5年了。他结的贫困对子赵忠明患有双侧股骨头坏死,没有劳动能力。李健发动在市中心医院做护士长的妻子张清红联系医生给老赵治病,他则动员全村党员干部一起翻盖老赵那间破旧的土坯房。

“盖新房打地基,沙石回填很重要。但老赵哪有钱雇铲车,我们出义工的党员都是一锹一锹铲,忙活了两个通宵完成的,腰都直不起来了。”李健是发起人,也不能让大家饿着干活,他自掏腰包请大家吃饭。使不上劲的老赵在一旁感动得直搓手。

李健说自己从小在城里长大,不晓得农民种地有多么不易,刚来村里还闹出不少笑话。头一年帮孤老户种玉米,老人家嘱咐每个坑撒一颗玉米种,我怕长不出来,自作主张撒五颗。结果小秧苗都长不大,气得老人直骂我“帮倒忙”。“现在当然不会了。我和孩子经常在村里过周末,一来让孩子从小体验一下种地的辛苦,二来也让自己找回入党的初心,这是一个彼此照亮的过程。”李健说。

知屋漏者在宇下。“辽阳财政实力算不上雄厚,很多扶贫工作还靠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王凤波说,关键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各地难题差不多,关键是真枪实弹,真心实干。”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