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既是好邻居、好朋友,同时也互为最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双边经贸领域关系早已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未来,要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迈向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近日,经济日报记者就中国—东盟贸易和投资合作等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专访了中国驻东盟使团大使黄溪连。
记者:您如何看待2018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
黄溪连: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大形势下,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在各主要贸易关系中可谓一枝独秀。2018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5878.7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再创历史新高,发展成果和成长势头喜人。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则连续8年成为继欧盟和美国之后的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中国的前7大贸易伙伴中,东盟与中国的贸易增长率是最快的。例如,2018年中国—东盟贸易额与中美贸易额的差距明显缩小,从2017年的689亿美元缩小至457亿美元,降幅达33%,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的巨大潜力和“后发优势”。其中,印尼作为东盟第一大国,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也日益紧密。2018年印尼与中国的贸易额达774亿美元,同比增长22.2%,在东盟10国中增速最快。特别是在首届进口博览会的助力下,中国从印尼这个主宾国的进口额增长高达19.6%。
记者:投资方面表现如何?
黄溪连:从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投资数据看,双边投资势头持续向好。2018年,中国对东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99.5亿美元,同比增长5.1%,高于上一年1.7%的增幅。东盟对华投资流量57.2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大大高于上一年3.88%的增速。截至2018年底,中国对东盟累计投资额890.1亿美元,东盟对中国累计投资额1167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15年间增长22倍,尤其是中国对东盟投资呈加快增长势头。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东盟首次超过英属维尔京群岛,跻身中国第二大对外投资目的地。东盟也仅次于中国香港和欧盟,位列中国第三大投资来源地。
记者:在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中国—东盟是如何保持如此良好经贸关系的?
黄溪连: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取得快速发展,是双方政府、企业、民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等各个要素。首先,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总计进出口增速达13.3%,高出中国对全球贸易整体增速3.6个百分点;同期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6.4亿美元,同比增长8.9%,高出中国对全球投资增速8.6个百分点。东盟是“一带一路”重点地区,随着越来越多“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在东盟各国稳步推进并开花结果,中国与东盟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贸易合作潜力正持续释放,对贸易和投资的促进作用正逐渐凸显,并将在未来惠及本地区更多企业和民众。
其次,2018年11月份,中国在上海举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东盟10国均派出高级别代表团和优秀企业参加了博览会。进口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中国主动对外开放、扩大进口的决心,也为世界各国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打开了一扇新大门,越来越多的东盟企业将从中获益,中国也非常欢迎东盟各国借助进口博览会这个平台进一步加大对中国的出口,中国民众期待有机会品尝更多东盟美食,享用更多东盟产品。
第三,《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已于2019年1月1日全面实施,新的原产地规则在原产地认定方面更加灵活便利,有助于双方企业更多地享受优惠关税进而促进双方贸易往来。中国与东盟共同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有望在2019年结束谈判,届时该协定将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新的助推器。
记者:展望未来,中国—东盟投资和贸易合作有哪些新特点新趋势?
黄溪连:中国与东盟既是好邻居、好朋友,同时也互为最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双边经贸领域关系早已水乳交融、密不可分。2018年,双方共同庆祝了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中国—东盟关系由成长期进入成熟期,携手迈入提质升级的新时代。展望未来15年,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迈向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双方关系发展指明了大方向。
在去年11月份举行的第21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发表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愿景》,为未来合作制定了中长期规划。此外,中国即将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成果正在惠及世界。在未来推进国际合作的过程中,中国愿与东盟加强战略对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透明开放包容,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准则;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合作项目;坚持财务、环保和生态的可持续性。我坚信,只要我们坚定对彼此发展的信心,坚定对双方合作的信心,坚定对东亚未来的信心,紧密团结、砥砺前行,中国—东盟关系一定能在下一个15年取得更大成就、迈上更高台阶,更好造福地区各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