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区域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着眼高质量 引领城镇化
本报评论员

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组织经济活动和配置资源的中枢,是综合交通和信息网络枢纽,是科教、文化、创新中心,是城市体系中综合实力的“塔尖”,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9大国家中心城市连同各自周围众多的次高点,共同撑起范围宽、容量大、层级高的城市穹庐,描绘出中国新型城镇化蓝图上的主要脉络和线条。

近年来,9大国家中心城市从提升经济密度、促进要素集聚、加强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多个方面发力,枢纽功能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放创新更上台阶,民生事业协调发展,在推动城镇化、引领区域发展、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功能和作用,跑出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加速度”。

在人口规模上,9大国家中心城市常住人口总数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

在经济规模上,9大国家中心城市的GDP总量占全国GDP的比重为20%左右;

在GDP增速上,9大国家中心城市的GDP增长速度大多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从沿海到内陆、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中心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方面大多数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了区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辐射和带动能力有目共睹。

“以往知来,以见知隐”。回望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来时路,有不少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其中,既有围绕“核心点”、提升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的战略定力,又有抓住“关键点”、充分挖掘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智慧;既有破解难题的重要举措,又有解决矛盾的可行措施。着眼高质量发展,坚持规划先行、创新机制、以人为本,9大国家中心城市正在奏响区域协调发展、城市创新发展的美妙乐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型城镇化的艰巨任务,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仍然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抓住关键、破解难题,引领中国城市建设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规划先行是首要。在城市发展中,需要根据国家发展大局和城市现实情况,制定具有远见的战略规划。9大国家中心城市中,北京着力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天津着眼推动国际化港口城市建设,上海追求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广州着力打造三大战略枢纽,重庆定位推动“两点”“两地”“两高”发展,成都定位打造“五中心一枢纽”,武汉将打造国际交通枢纽、构建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美丽宜居城市,郑州着力推动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西安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之都。正是因为有了因地制宜的精准定位,才使国家中心城市发展避开了盲目野蛮发展的误区,沿着明确的目标向前发展。

机制创新是基础。城市要发展,如果没有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突破,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9大国家中心城市在改革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总结了不少经验,今后还要继续突破僵化思维的障碍和局限,用好市场“无形之手”、政府“有形之手”,推动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让市场竞争更加多元、更加规范、更加有效。

以人为本是关键。城市发展的核心就是人,必须以人为本。在9大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进程中,围绕人这一核心要素,激发城市发展活力,是关键所在。未来,国家中心城市发展仍然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效益并重,通过人本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不断改善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使城市成为市民宜居宜业的乐土,有归属感、自豪感的栖息地。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