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创新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探索巨灾保险新模式
政府精细服务 市民减少损失
本报记者 郭静原

近日,上海首个巨灾风险保障项目——巨灾保险试点工作被列入上海自贸试验区15例金融创新案例。这一极具“上海特色”和创新意义的工作将巨灾保险从灾后理赔向灾前风险防控延伸,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层保障,风险共担”的巨灾保险新模式。

“抢险队伍比暴雨还要提前到达黄浦大桥附近易积水点。”上海黄浦区防汛办副主任谢骏对去年8月21日早高峰期间的那场暴雨记忆犹新。他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一开始雨并不大。8点半左右,上海市气象局就发来消息‘预计1小时内将出现短时强降水,小时雨强可达30毫米以上’。我们立即派出抢险队伍前往易积水风险点强化路面排水措施。最终,这场短时强降水没有造成大面积路面积水,市民出行未受影响”。

正是得益于黄浦区巨灾保险试点项目的落地实施,去年5月29日,上海市巨灾保险试点工作在黄浦区启动,主要针对台风、暴雨、洪水产生的人财物损失启动保险理赔。通过试点,探索以保险机制为纽带,实现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提高、市民受灾损失减少、政府精细化社会治理效率提升的良性循环。

在巨灾保险新模式下,保险公司把一定比例的险资投入到黄浦区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和社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中。一旦出现重大气象灾害,保险公司、气象部门等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联合面向黄浦区各个社区、街道,聚焦高风险区域、风险防范重点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灾害性天气服务。

“自2018年5月开始,我们为黄浦区提供全天候暴雨、台风、大风等气象服务。”上海市气象局相关工作人员刘皓波介绍,服务内容涉及暴雨内涝风险预警及跟踪服务、大风风险预警及跟踪服务、太湖流域降水量分析报告和多渠道实时天气咨询服务等。

“上海市气象局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微信服务群,针对我们的疑问,不管白天黑夜,他们在5分钟之内必然答复。”谢骏说这样的“精细化”“保姆式”服务,让防险救灾工作更具主动性,救灾队伍可以根据灾害性天气发展趋势提前准备好救灾物资。

此外,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上海分公司已委托上海市气象局开展黄浦区气象风险防控工作,例如进行黄浦区暴雨内涝灾害风险普查,绘制黄浦区台风暴雨内涝风险隐患点风险地图,建立社区灾情信息报告机制,联合开展社区气象灾害防御培训与应急演练等。

下一步,上海市气象局将适时评估黄浦区巨灾保险试点成效,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后,不断扩大试点区域范围,为提升超大城市社会治理能力、助力全市金融改革创新作出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