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财富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商誉减值咋回事
□ 小 舟

最近,A股市场对商誉减值改为商誉摊销的事情格外关心,起因是财政部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征求意见时显示,部分委员支持“商誉摊销”,而非现有的“商誉减值测试”。概括地说,若商誉处理改为“摊销”,可直接影响上市公司每年的净利润,更有乐观者认为,一旦改为“摊销”,困扰多年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商誉减值“黑天鹅”将不复存在。

这里涉及3方面问题:商誉到底是什么?商誉摊销和减值有何区别?会计规则的变化对市场影响几何?

商誉是指上市公司并购时,支付收购价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差额。打个比方,某新经济公司自诩成长性高,发展前景好,估值10亿元,但是按照行业平均规模和营收计算,这家公司只值5亿元。未来如果该公司被并购,这部分多出来的隐性资产(5亿元)就可以理解为商誉。

商誉看似无形,实际上在企业并购重组中非常重要。如果被收购企业的业绩无法实现承诺,则需要对商誉计提减值。商誉减值减多少,上市公司利润也将相应受到影响。过去,突如其来的减值往往容易对市场情绪造成较大的冲击。由于商誉不能进行自我评估,在会计规则中会出现商誉减值的算法以及摊销算法。目前,国际通行的是减值法,而此次探讨的摊销法相对柔和,即可以将商誉减值总额均摊在每年的12个月份中,按照每月额度扣除。

2014年以来,上市公司并购政策放宽,叠加市场走牛的预期,A股曾迎来并购高峰,商誉规模随之攀升。按照并购重组的业绩兑现期限,2018年底部分上市公司最后一年业绩承诺开始“放榜”,完成率远低于前期,市场对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担忧加剧。由于存量商誉规模高企,发生减值的空间大,业绩承诺集中到期,有可能引发商誉减值“黑天鹅”。

因此,当商誉“从减值测试改为摊销”的探讨消息出来后,有乐观者认为,摊销处理将使商誉均匀地归零,有望降低对企业业绩的一次性冲击,商誉问题将不再是市场“黑天鹅”。

事实上,商誉减值改为摊销短期内难以实现。一方面,目前市场传闻的有关信息仅是相关部门的一份反馈意见,并非落地文件。将目前国际通用的商誉减值规则变更为摊销规则,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另一方面,使用摊销的方法有其合理性,因为商誉将更接近于一项正常的资产,采用减值和摊销各有利弊。在企业商誉较高的情况下,若其收购的标的正常经营、能实现业绩承诺,那么采用摊销的方式反而会对其报表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采用摊销进行会计处理,可能会降低部分企业参与并购重组的积极性。例如,部分新经济公司大多是“轻资产+高估值”模式,资本运作较为活跃,这意味着并购重组将产生高商誉。若采用摊销方式处理商誉,会使原本的并购活动因商誉摊销对收购方业绩造成拖累,降低企业并购重组的积极性。

既然两种方法都不完美,是否商誉减值“黑天鹅”就不用防范了?也不能这么理解。防范商誉减值“黑天鹅”需要多管齐下,根本还在于企业自身。如果并购重组成功、经营效益较好且能够实现业绩承诺,企业无需商誉减值,也无需纠结于采用何种商誉计提方式。对投资者来说,要高度警惕高商誉减值,但这一现象并非洪水猛兽,由于业绩补偿的存在,上市公司的实际损失往往小于商誉减值金额。从近几年商誉减值情况看,实际发生的商誉减值占净利润的比重并不大。而监管部门应科学制定商誉会计准则,新闻媒体应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避免因为误传和谣传给企业并购重组带来更大风险。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