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9年1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科研团队发现大丽轮枝菌引起植物落叶的分子机制——
棉花“癌症”或将攻克
本报记者 常 理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领衔的有害生物防控创新团队,发现了棉花黄萎病病原——大丽轮枝菌引起植物落叶的分子机制。此项成果已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新植物科学家》上。

据悉,该项研究将为棉花等经济作物黄萎病(又称棉花的“癌症”)病原的分子流行监测预报、抗病品种选育和新型生防药剂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据戴小枫介绍,早在1817年,德国科学家就首次发现了大丽轮枝菌,这是一种通过土壤传播的病原真菌,它能破坏植物的水分和养分运输系统,迅速造成植物黄化萎蔫枯死,曾与马铃薯晚疫病并列为世界头号检疫对象。

1935年,这种真菌从美国传入中国。该菌系的快速蔓延直接导致了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黄萎病在我国的大面积爆发,给棉花生产造成重创。

目前,这种疫病每年给棉花造成的经济损失仍高达100多亿美元。更为可怕的是,大丽轮枝菌的寄主具有广谱性,它能侵染8科600多种植物,包括马铃薯、茄子、辣椒、番茄等重要经济作物,以及牡丹、菊花、金银花等中药材,每年造成全球逾千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多年来,全世界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解析大丽轮枝菌引起植物落叶的遗传机制,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以期为落叶型大丽轮枝菌的流行监测和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但一直未有突破。

戴小枫团队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他们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来自中国棉花的大丽轮枝菌基因组,通过与来自美国莴苣和荷兰番茄上大丽轮枝菌基因组的比较,发现中国大丽轮枝菌菌株比美国和荷兰的多出一个基因组片段,而该片段恰恰是从棉花的另一种病菌——枯萎病菌中“掠取”(基因水平转移)过来的。

“也就是说,大丽轮枝菌获得了枯萎病的部分基因片段,从而对棉花具有了更强的侵染能力。”戴小枫说。

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团队发现,“掠夺”来的基因片段包含7个基因(称之为VdDf1到VdDf7)。戴小枫形象地把它们称为一个“小团队”,在这个团队里,每个“队员”各司其职,它们有的负责转录调控因子,有的负责编码转运蛋白。其中,最关键的两名“成员”负责编码聚酮合成酶(VdDf5和VdDf6),而这种酶是引起寄主落叶的关键功能基因。

“VdDf5和VdDf6相当于这个团队的核心人物,没有它们这个团队将无法正常行动。”戴小枫指出。

当大丽轮枝菌获得这个基因组片段后,编码的功能基因直接参与了引起落叶化合物的合成和转运。这种化合物一方面干扰棉花体内的磷脂代谢通路,使棉花对一种叫作“脱落酸”的植物内生激素更加敏感;另一方面扮演着与脱落酸相似的作用,使棉花的内源激素系统紊乱,脱落酸不正常的大量合成,最终导致棉花叶片脱落。

近年来,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的支持下,该团队在黄萎病为害机理与抗病分子机理研究等领域,已从跟跑欧美到并跑,进而实现目前的领跑。本项研究将为今后开展落叶型病原分子流行监测、抗病品种选育和新型生防药剂研发等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目前,该团队正在牵头组织由国内外14家优势单位发起“大丽轮枝菌基因组学研究国际大科学计划”,未来有望从全基因组学、代谢组学与合成生物学角度,较为系统地阐明全球黄萎病病原起源、群体结构及遗传演化等困扰国际学术界长达百年的重要科学问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