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9年1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气温高了,雨水多了,夏天长了,灾损轻了——
“老天爷”的2018年终总结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静原
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充分利用荒山资源,建成华能淄博博山光伏电站,发展清洁新能源,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7吨。图为航拍的华能淄博博山光伏电站。 (新华社发)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现场。 郭静原摄

回首2018年,气象万千。从年初的沙尘暴与雾霾天气,到年中暴雨和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再到年末刚刚过去的两轮寒潮,仍让南北方小伙伴们记忆犹新……

1月22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18年中国气候公报》及《2017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一起来看看年终气候总结表现如何

2018年,气温、降水、台风、沙尘等接连登场亮相,给人们留下不少深刻印象。那么,全年天气都有哪些可圈可点或不尽如人意的表现?我国温室气体浓度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请看经济日报记者在发布会现场带来的报道。

我国气候年景总体正常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张强表示,2018年,我国气候年景总体正常,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台风和低温冷冻灾害损失偏重,暴雨洪涝、强对流、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偏轻。与近5年相比,农作物受灾面积、死亡失踪人口以及直接经济损失均明显偏少。

《2018年中国气候公报》显示,去年全国平均气温为10.1℃,与常年相比偏高0.5℃;春、夏季气温创历史新高,秋、冬季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全国平均降水量673.8毫米,比常年偏多7%;夏、秋季降水分别偏多10%和6%,冬季偏少17%,春季接近常年同期。此外,全国6大区域年降水量均偏多或接近常年;7大流域中除辽河偏少11%外,其余均偏多或接近常年。

值得关注的是,从过去一年的季节转换过程可以发现,各地春夏季来得往往偏早,秋冬季接近常年或偏晚。以夏季为例,与常年相比,全国大部地区入夏时间接近常年或偏早,其中华北西部、黄淮中部、江汉南部、江淮东部、江南大部、华南南部等地偏早10至20天,部分地区偏早20天以上。“全球气候变暖后,一些地区的春夏季确实来得更早一些。而我们常常说的入夏,一般就是根据温度来判断。”张强说,当然每年季节转换时间的早晚都有波动,有的年份可能晚一点、有的早一点,都属于正常现象。总体来说,根据近30年的数据统计,夏季天数明显增多了。

张强指出,2018年虽然部分地区仍然出现了暴雨洪涝、低温阴雨寡照、高温等灾害,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但主要粮食产区光照、温度、水分匹配较好,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总体来说是一个好年份。

据统计,全国年降水资源总量为63937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4174亿立方米,属于丰水年份。其中,黑龙江、四川、甘肃、青海、宁夏属于异常丰水年份。与2001至2010年同期平均相比,2018年我国东北西部至西南东部一线,以及华南中西部等地植被长势偏好。其中,东北中西部、华北西部和北部、西北东部、西南东部、江南中西部及内蒙古中东部等地偏好程度较明显。

极端天气事件不容忽视

记者还从《2018年中国气候公报》中发现,2018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9个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生成,较常年(25.5个)偏多3.5个,其中10个登陆我国,较常年(7.2个)偏多近3个。从持续时间来看,初台登陆时间较常年偏早13天,终台登陆时间偏晚10天;台风“温比亚”和“山竹”致灾严重。同时,低温冷冻灾害和雪灾共造成农业受灾面积341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34亿元。与2010至2017年平均值相比,经济损失偏大,属低温冷冻灾害及雪灾偏重年份。此外,全国共出现21次暴雨过程,没有发生大范围流域性暴雨洪涝灾害。年内暴雨洪涝灾害总体上较常年偏轻,灾害损失达1060.5亿元。

而全国平均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为10.2天,比常年同期偏多3.3天,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三多,仅次于2017年和2013年。其中,全国高温日数普遍较常年偏多,黄淮中部、江汉大部及重庆大部等地偏多15天以上。虽然全年旱情较常年偏轻,但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明显。其中,内蒙古东部、东北中部和南部出现春夏连旱,江汉、江南、江淮等地出现阶段性干旱,北京发生秋冬春连旱。此外,2018年我国共出现5次大范围、持续性雾和霾天气过程(其中1月1次,3月1次,11月2次,12月1次),过程次数与上年持平,但局地影响偏重。

在气候年景总体正常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仍不容忽视。由于我国受厄尔尼诺影响较为显著,未来厄尔尼诺还将如何发展?“从目前监测来看,2018年4月发生了一次弱厄尔尼诺事件。此后,中东部太平洋海温开始稳步上升,至去年9月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厄尔尼诺形成后,对冬季气候的影响一般表现为,我国东部地区及长江流域降水会偏多,黄淮或者北方地区降水偏少。”张强告诉记者,厄尔尼诺是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子之一,但不是唯一因子,气候还受到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对此国家气候中心将继续关注和监测。

“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厄尔尼诺、拉尼娜的出现都为极端天气事件滋生和增加提供了土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周兵说,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长及结构变化、城镇化水平提高,我国面临的高温、洪涝和干旱等灾害风险将加剧,环保的压力也明显加大,防灾减灾形势更为严峻。

温室气体浓度继续上升

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世界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而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就是大量温室气体的产生。

2018年11月22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了2017年度全球大气温室气体公报。数据显示,全球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突破有仪器观测以来的历史记录。但2016至2017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幅约2.2ppm(百万分比浓度),与2015至2016年相比明显降低(2016年为3.3ppm),而该年较高的二氧化碳增幅主要由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热带地区干旱及森林大火等引起。2017年,全球大气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也达到新高度,增幅分别达7ppb(十亿分比浓度)和0.9ppb。

此外,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的温室气体指数分析结果显示,2017年由大气长寿命温室气体引起的“辐射强迫”效应与1990年相比上升约41%,而这其中二氧化碳的贡献超过82%。

目前,中国气象局有7个温室气体地面观测本底站,分别为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湖北金沙、云南香格里拉和新疆阿克达拉。其中,青海瓦里关站是WMO/GAW全球31个大气本底站之一,其2017年观测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尤其是甲烷浓度明显高于全球平均;而我国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站3个区域本底站温室气体浓度也出现上升。

与此同时,据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与2016年相比,2017年全球和中国陆地区域年平均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分别增长了2.2ppm和2.6ppm,与过去8年(2010至2017年)的全球和中国区域年平均绝对增量(2.2ppm和2.4ppm)基本持平。“通过我国地面观测情况来看,二氧化碳浓度跟全球和北半球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而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主要受人为活动和自然活动影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大气成分室副主任方双喜说。

方双喜表示,我国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总量排放最大的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巴黎协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付出了极大努力。“我国是全球第三个可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已初步具备天空地一体化的气象综合探测能力,精确掌握我国温室气体浓度以及变化趋势。同时,我们的数据对全球公开,与大家共享,通过评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所作出的努力,积极履行巴黎协定和节能减排工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