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创新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9年1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常熟(北京)创新中心叠加两地优势
“飞”来孵化器 架起互通桥
本报记者 杨学聪
常熟(北京)创新中心提供可自由拼装组合的垂直办公空间,创业者可随时进行交流。 本报记者 杨学聪摄

常熟(北京)创新中心通过逐步完成“飞地”孵化器由“单点突破”到“两地互动”的升级,实现“飞入地”和“飞出地”的资源对接、培训共享、活动联办,深度挖掘区域合作潜力,完善地方创新创业体系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五道口,一家从江苏常熟“飞”来的创新孵化器,与清华大学隔路相望。这就是由清控科创控旗下小样青年社区和江苏省常熟市联合打造的常熟(北京)创新中心。

这家孵化器是张宇韬创业的地方。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创办了睿科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力语音识别。创办企业,一个环境好成本又可控的场所必不可少。“当时就是想把办公室设在离学校近一点的地方,不用自己装修买家具,校友们推荐了常熟(北京)创新中心。”张宇韬说。

如今,睿科伦公司租用的独立办公空间,坐满了技术人员。创业半年,他们除了在北京、上海,还在美国设有办公室,融资数千万元。

与睿科伦公司一样,为生产制造型企业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小云淘客科技有限公司,也把技术团队放在这里。这是联合创始人刘颖的第二次创业。她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来这里,因为这是一个有温度的社区。孵化器会提供各种贴心的服务,我们只需要做好业务这一件事”。

对在这里安家的创业企业来说,常熟(北京)创新中心不仅是个“房东”,更是一座值得不断挖掘的资源“富矿”。去年9月份,睿科伦公司和小云淘客公司跟随孵化器去常熟进行实地考察,并在当地注册企业、落地团队,将创新触角延伸到千里之外。

据介绍,常熟(北京)创新中心致力于完成“飞地”孵化器由“单点突破”到“两地互动”的升级,实现“飞入地”和“飞出地”的资源对接、培训共享、活动联办,逐步完善地方创新创业体系。

这个不大的空间里,“小样”变大咖的生动故事不断上演。截至2018年12月31日,常熟(北京)创新中心累计落地常熟企业31家,共元科技有限公司、韬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获得融资,累计申报知识产权35件。入驻企业钛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奖;驾驶宝科技有限公司获智能车未来挑战赛、智能汽车大赛等比赛重要奖项……

谈到打造“飞地”孵化器的初衷,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小样青年社区联合创始人水腾飞告诉记者,“飞地”孵化器已经成为搭建资源富集地和区域产业之间的桥梁,改变了以往以招商会、项目路演等为主的资源互动方式,可更持续、更深度地挖掘区域合作潜力。希望依托“飞地”孵化的模式,打造常熟“双创”的“增量促进”以及“存量提升”,为企业进行系统的项目孵化和人才服务。

“飞地”孵化器通过地方政府主动在经济更发达、要素更丰富的区域设立孵化基地,吸引优质项目。“飞入地”政府主动出击,将招商的触角直接伸到经济更为发达的“飞出地”,利用土地、税收、资金等多种政策优势,寻找并引进创新资源和要素。水腾飞说:“‘飞地’孵化器实际扮演着‘流量入口’的角色。这里凝聚的各种资源都能承载到飞地平台上,有的传导到常熟本地发挥管道作用,更多的可以为常熟所用。”

苏州是一个工业城市,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北京拥有令人艳羡的研发能力,但受空间所限,产品到了中试、部分生产研发阶段需要到外地建厂。“飞地”孵化器“一手托两端”,轻松叠加了两地的政策优势。

在两地联动下,常熟(北京)创新中心不仅更好地服务常熟本地企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通人才项目落地通道,建立起常熟的引智生态链,也加速了北京企业异地进行产业化。“常熟主要聚焦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产业,通过常熟(北京)创新中心与常熟本地企业建立连接,促进了常熟本地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及本地产业的升级。”常熟(北京)创新中心副总经理程巍说。

据了解,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常熟重点打造的3个千亿级主导产业之一,目前,依托奇瑞捷豹路虎、观致汽车和丰田汽车研发中心,集聚了300余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形成了集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物流、贸易等于一体的发展格局。

“飞地”孵化器组织的“京常”系列活动办得有声有色:累计举办路演34场,服务创业项目129个,深度对接投资机构69家,为多家常熟本地企业进行投融资对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