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宏观政策预调微调的作用下,我国服务业总体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2018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速逐季加快;从先行指标看,全年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在52%以上的景气区间,特别是其中的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基本稳定在59%以上的较高水平。同时,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日益增强,带动2018年前11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93万人,超额实现全年目标。外商投资进一步向服务业集中,2018年前11个月服务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571家,同比增长87.3%,占全部的88.8%,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8.4亿美元,占全部的68.3%。服务出口能力也不断提高,2018年前11个月服务出口15802.9亿元,同比增长14.7%,快于服务进口增速4.7个百分点,服务出口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低位徘徊。2018年二季度以来,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明显放缓,前11个月同比增速只有5.6%,低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3个百分点。二是服务贸易竞争力仍有较大不足。2018年前11个月,服务贸易逆差15807.7亿元,同比继续扩大,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引发的高附加值服务进口需求持续增长。三是服务业企业经营状况有所下滑。2018年前10个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8%,比全年最高的前两个月回落2.3个百分点。
展望2019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稳中有变有忧,服务业发展既面临多重机遇,也存在压力挑战。
首先,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将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使具有生产率优势的服务行业发展壮大。其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大规模地减税降费,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将改善服务业的发展环境,提振服务业企业的信心。再次,结构性去杠杆对防控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出明确要求,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将对相关服务业发展起到规范作用。
同时也要看到,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增强,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服务业吸引外资的规模,对国内产业发展所需的服务进口也有不利影响。
作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重点领域,服务业发展对2019年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着力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嵌入制造流程的服务行业,围绕核心制造环节,提高生产精度和效能,支持服务型制造新业态发展,赋予最终产品更多服务功能,助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大力延伸“微笑曲线”两端的服务链条,鼓励开放式服务创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培育知识、创意、管理等无形资产,提高最终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
第二,推动放宽准入与加强监管联动协同。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为牵引,清理修改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打破各种形式的不合理限制及隐性壁垒,实现各类市场主体享有同等的市场准入条件待遇。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和不同服务行业技术特点,完善必要的准入类职业资格,降低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促进服务质量提升。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推广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在坚持包容审慎原则的同时,强化对市场主体经营和竞争行为的监管。
第三,推动服务业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强与国际通行规制的对接,保护外商在我国合法权益特别是知识产权方面的权益,可考虑允许更多服务业领域实行独资经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瞄准关键性制度创新,支持自贸试验区等平台大胆探索具有突破意义的改革创新措施。对于适用广泛、较为成熟的试点经验,减少复制推广的层次和时滞,在更大范围释放改革红利。
第四,推动服务领域国企改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取得新进展。加快充分竞争行业的国有服务业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电信、铁路运输等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进一步放开,推进承担特定公共服务职能的国有企业改革,具备条件的,可考虑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着力破除要素市场化配置障碍,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高效地使用生产要素。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服务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