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9年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夏中卫全力打造年产值400亿元云计算产业链:
变黄沙戈壁为创新热土
本报记者 许 凌 拓兆兵

事件回放

2018年9月,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第三十督查组一行来到宁夏中卫市云基地建设项目、中国移动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项目现场,详细了解项目运行情况,调研环境保护与创新驱动工作。

督查组反馈认为,中卫市建设西部云基地、发展云计算产业,实现了“转型追赶、换道超车”。由此,宁夏决定对此次督查通报表扬的中卫市给予奖励。

中卫市是如何通过创新将生态劣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下一步还将如何干?请看经济日报记者的追踪报道。

昔日黄沙戈壁,如今创新热土。近日,宁夏决定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中发现的中卫市“变黄沙戈壁为创新发展热土”的典型经验给予奖励。

中卫市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沙漠总面积达1068.13平方公里,占当地总面积近五分之一,冬春黄尘蔽日,严重时为沙尘暴,轻时为扬沙,多少年来中卫人谈“沙”色变。

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和探索,中卫人成功在铁路两边建立起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五带一体化”,确保了包兰铁路畅通无阻;中卫人发明的“麦草方格”治沙法,结束了长久以来“沙逼人退”的局面,因治沙成果显著,沙坡头治沙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成果奖”“联合国全球500佳环境奖”。

在治理沙漠的道路上,中卫人从未停歇。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国家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的总体部署,中卫市委、市政府通过不同的造林模式,筑起了一道守护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屏障。

特别在发展沙产业中创造的林科(研)一体化、林景(旅游)一体化、林能(发电)一体化、林纸(造纸)一体化、林果(经济林)一体化“五个一体化”的产业与治沙相结合的模式,促进了“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转变。截至目前,北部168万亩沙区,已治理利用面积达147万亩,其中在腾格里沙漠东南沿完成扎设草方格42万亩,种植灌木林42万亩、乔木林25万亩等。

中卫市如何转生态劣势为经济发展优势?只有不断创新。基于地质构造稳定,土地、水和天然气价格相对低廉,全年大气环境优良天数达280天以上等优势,中卫市把目光锁定在引进云计算这个价值潜力较高的朝阳产业上。

“为此,中卫市与北京中关村合作打造了‘前店后厂’模式,这是云计算基地的创新理念。”中卫市委书记何健介绍,“前店”,是指在北京中关村设立的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这是西部云基地的管理中心、服务大厅;“后厂”,是在中卫西部云基地建设大型数据中心,提供海量存储和巨型运算,与中关村的前端客户实现高速无缝对接。

“前店后厂”合作,使得大数据企业综合成本降低三分之二,而安全登记则提高了两倍。这也使得工信部信息中心、中国移动、微软等140多家云制造、云服务、云应用企业陆续落户。中卫市正全力打造一条服务器规模达到100万台、年产值400亿元、从业人员过万的云计算产业链。

实现点“沙”成“金”谈何容易?中卫在创新路上奋力前行。一是发展理念创新。根据云计算“前店后厂”模式特点,自觉定位为“后厂”,把“后厂”价值最大限度地吸纳在中卫。二是规划布局创新。率先采用全自然风冷技术、水喷淋消防标准,运用大开间厂房,专用高性能服务器,虚拟化、模块化定制等新技术,大大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三是招商模式创新。引进美国亚马逊等公司,在集聚效应带动下,吸引140多家云计算及配套企业落户中卫。

中卫市委副书记李晓波告诉记者,目前,中卫市云计算产业已完成投资58亿元,2018年一季度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增速47.7%。数据中心建设投资34.1亿元,配套基础设施投资7.1亿元,军民融合产业投资8.2亿元,云应用投资10亿元,云计算产业链带动投资达30.67亿元以上。

“中卫以云计算盘活大数据,正走在一条由地理交通枢纽向数据枢纽转变、能源储备向信息储备转变、能源输出向信息输出转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中卫逐渐成为互联网大数据产业的集聚区和云计算产业的试验田。”李晓波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