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记者走进新疆库车县林基路小学,嘹亮的校歌清脆动听。这所小学由时任库车县县长林基路于1936年8月创办。目前有学生1644名,其中,70%以上为少数民族,是“新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进入教学主楼校史馆,两侧墙面上,一幅幅珍贵历史照片展现着林基路烈士充满激情的革命生涯,是师生们每日必经之地。
林基路原名林为梁,1916年出生于广东台山都斛镇大纲村。1933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反帝大同盟。1935年,他在日本成立“中共东京支部”,开展一系列革命运动。1937年抗战爆发前回国并于同年10月奔赴延安。1938年受中央派遣赴新疆开展统一战线,1942年9月,被盛世才软禁,在狱中坚贞不屈,与陈潭秋、毛泽民一起被秘密杀害,年仅27岁。
在担任库车县县长的两年时间里,林基路清理冤狱,惩治恶吏,改革吏治,废除农官乡约制,坚决实行民主选举区、村长制度;改革税制,坚决废除包税制,减轻百姓负担;组织兴修水利、修路筑桥,建成贯通库车、沙雅两县的大灌渠、苏巴什大坝和库车河大桥;他尤其重视兴办教育事业,甚至在只有18名未成年人的柯尔克孜族聚居村落开办学校,深受人民爱戴。
1978年进入林基路小学工作的退休教师杨春梅的相册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着学校40年来发生的点滴变化。“刚开始,学校是个四合院,教室是几间土块房,烧的是土炉子。一下雨,全校停课,把学生背出校园后,老师还要排水清淤,条件十分艰苦。”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林基路小学有了大变化。如今,林基路小学共占地32亩,校舍面积达8238平方米,建有200米的环行塑胶跑道,拥有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等室外运动场地,同时还建起了实验室、微机室、音乐室。
“革命烈士英勇奋斗,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要努力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学校开设的剪纸课外活动课上,六年级1班的古丽则巴·巴拉提正在认真练习剪纸技艺,希望能剪出一幅林基路烈士头像的作品。“剪纸作为传统艺术,表现内容非常丰富。在剪纸过程中通过讲解革命烈士故事,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将红色基因根植于心。”冯绪萍老师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在国学班上,30多个孩子正在饱含激情地朗诵《少年中国说》。去年,林基路小学成立了国画、书法、中国象棋等24个小学生社团,在每个年级都成立了国学方队,成为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培养爱国情怀的新载体。
红色文化已成为林基路小学多彩校园文化的主色彩。学校通过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观看红色电影等活动,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多维度体验,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也由此逐渐深化为心中理念。在重大节假日,缅怀革命先烈、讲述革命烈士英雄事迹,是林基路小学师生坚守多年的传统。
“新时代,对办好基础教育有了更高要求。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培养爱国情怀的初心不会变。”林基路小学党支部书记孙建军说,学校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与常规教育相结合,创新方法,丰富载体,促进师生对红色基因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