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9年1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蒙阴:既让山头绿 又让群众富
本报记者 管 斌 通讯员 张圣虎

近日,山东蒙阴县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年初,蒙阴县宗路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宗路盘点2018年的收入时喜上眉梢:“2018年,蒙阴蜜桃开辟了俄罗斯、孟加拉、坦桑尼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出口的桃子一个能卖到50元。全年累计出口果品160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5000多万美元,带动毛坪、烟庄等18个村2200户果农户均增收6000余元。”

多年来,蒙阴县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建设“绿富美”新蒙阴,走出了一条“生态好、群众富、可持续”的特色发展之路。

“蒙阴人民大胆探索、锐意改革,书写了壮美画卷。”蒙阴县委书记王皓玉说。

近年来,蒙阴县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按照“山顶松柏戴帽,山腰果树缠绕,山脚水利交通配套”模式,一治一座山,一治一条峪,治一片、绿一片、富一片,10万多亩跑肥、跑土、跑水的“三跑田”变成了增绿、增产、增收的“三增田”。每年新增造林2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1.8%,治理河流36条,实施建设湖泊治理项目216个,治理小流域63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68平方公里。

去年,蒙阴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启动碳汇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全县森林系统碳汇总量339万吨,总价值6.3亿元。

既让山头绿、又让群众富。蒙阴县大力实施建链、补链、强链工程,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融合发展,初步构建起以生态为本、农业为基、农商文旅互促互融的“大健康产业”。

推动绿色循环发展,构建“兔—沼—果”循环链条,发展优质果园100万亩,其中蜜桃65万亩、年产量23.5亿斤,“蒙阴蜜桃”品牌价值266亿元,江浙沪市场“三个鲜桃两个来自蒙阴”;长毛兔存栏600万只,年产兔毛4000吨,占全国30%。构建“果—菌—肥”循环链条,建成香菇种植基地1500亩,年产菌棒1000万棒,80%出口日韩市场,正在向香菇酱、切片、多糖提取等精深加工领域迈进。构建“农—工—贸”循环链条,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0家,欢乐家食品公司年加工果品20万吨。

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地变成金山银山,该县群众也从卖产品不断向“卖”生态、“卖”环境、“卖”文化转变,真正实现了“绿了山水、富了百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