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南疆,沐浴暖阳。日前,经济日报记者来到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拜什托格拉克乡,走进伊斯勒克墩村,只见村路笔直、院落整洁;支青红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村民正将红枣称重装袋,准备发往内地。
“伊斯勒克墩村是和田地区最早种植红枣的村庄,村民靠红枣实现了致富。2018年6月成立了合作社,大家抱团发展,秋收后通过合作社卖出500吨红枣,主要是灰枣。”合作社理事长李德振告诉记者。
从“灼热的沙丘”到茂密的枣园,从戈壁荒滩到生态绿洲,拜什托格拉克乡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变化简直太大了,就像做了一场梦。”伊斯勒克墩村农民史鹤山回忆,“当年每家分到3根木头搭建半地下的地窝子,为容易识别,每家都在地窝子上插上骆驼刺或红柳。否则行人不注意踩到屋顶,屋子里就会下沙子。”
“伊斯勒克墩”系维吾尔语,意思是“灼热的沙丘”。上世纪60年代,一批江苏青年跋山涉水向西行,在拜什托格拉克乡驻扎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史鹤山和父母被安排在伊斯勒克墩村。支边青年与当地群众肩挑手拉,硬是将一片沙地开垦成耕地。
最初,当地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以解决吃饭问题。史鹤山说,那时粮食定量供应,主要靠苞谷面充饥。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温饱已经不成问题,但没有余钱。后来,村民开始种植洋葱等蔬菜作物,尝试转型。
改革开放后,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伊斯勒克墩村农民的思路更加开阔了。在当地政府引导下,村民开始试种枣树苗。“大家种过粮食、蔬菜,起初不相信种树也能挣钱。”史鹤山说,“当时没太重视红枣,也不懂管理,就按种粮的方法种树。”
然而一算账,村民发现洋葱每公斤卖0.4元,红枣则至少能卖到2元,效益高得多。“当时后悔没搞好红枣,便下决心学好种植技术。”时任村委会主任的史鹤山与村党支部书记商议,在全村推广红枣种植,带领大家致富。
疏枝、摘心、抹芽……伊斯勒克墩村农民种植红枣的热情高涨起来,逐渐掌握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几乎每家都是万元户。后来,红枣推广到拜什托格拉克乡、洛浦县其他乡村,乃至整个和田地区。
“刚结婚的时候,我们一家住的是土坯房,现在住上了富民安居房,还买了小轿车。”拜什托格拉克乡农民阿曼古丽·胡布丁是红枣推广的受益者,她笑着说,“以前日子过得平平淡淡,自从种上了红枣,生活就像红枣的颜色——红红火火。”
如今,红枣不仅是致富果,还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载体。从2014年起,伊斯勒克墩村100多名种植能手,与全乡13个村的维吾尔族村民结成民族团结致富对子。村党支部书记李开会告诉记者,在每一个种植环节,种植能手都会对受助户进行帮扶。据粗略统计,这几年受助户平均增收超过40%。
“民族团结一家亲,我的少数民族朋友多着呢,走动特别频繁。”史鹤山说,“每次赶巴扎,都有打不完的招呼,到哪都迈不开腿。”艾海提、尼牙孜、艾则孜……说起自己无话不说的老朋友,他掰着指头都数不完。
据了解,下一步,拜什托格拉克乡将针对全乡3万亩红枣树,开展提质增效工程,同时发展乡村旅游业,让林果种植向林果生态旅游延伸。从“面袋子”到“菜篮子”,再到现在的“果盘子”,拜什托格拉克乡的探索和变化,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乃至全国农业生产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