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中经视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9年1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献光明
图/文 张兆增
张兆增,现为《中国应急管理报》摄影记者。在几十年的纪实摄影实践中,他始终如一地见证、记录、呈现煤炭行业的发展变化和矿工的生产生活。拍摄了《中国煤炭30年冰与火》《中国矿工》等系列有影响力的作品,是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行业报新闻摄影学会摄影“致敬奖”的获得者。
扫一扫
欣赏更多作品
▲北京门头沟区王平村煤矿,坐上简陋的矿车等待下井的矿工。王平村煤矿建于1958年,1994年停产关闭。 (摄于1990年3月)
▲北京农展馆举办的国际煤机展上,8米高的液压支架和井口电厂等煤炭现代化设备引人注目。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煤炭开采技术已从人工挖掘、半机械化、机械化发展到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
(摄于2011年10月)
▼陕煤化红柳林煤矿,井下工人身着装有夜光反射条的工装,佩戴先进安全帽,乘坐安全舒适的车辆准备下井。(摄于2016年9月)
▲河北唐山开滦煤矿,升井后的矿工返回住所。“晴天一身煤末子,雨天两脚泥腿子”曾是煤矿的真实写照。
(摄于1991年5月)
◀山东兖州矿务局井下采煤现场。当时使用的液压支架只有3米左右,开采条件十分艰苦。
(摄于1990年4月)
▼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梁宝寺公司,矿工在接受培训。如今,技术型、知识型矿工成为煤矿企业的主力。 (摄于2013年10月)
▼山东兖州矿务局捡煤矸石的女工在休息。捡矸工曾是煤矿地面劳动强度最大的工种,而从事这个工种的过去多数是女性。 (摄于1990年4月)
▶山东兖矿集团鲍店煤矿创新创效基地,门前的矿工塑像吸引了刚刚参加工作的两位女工,她们开心地站在塑像前拍照。如今,煤矿女工越来越多,她们坚守在多种岗位上,为矿井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摄于2016年2月)

煤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国尚处于贫油、少气的时代,煤炭成为能源供应的最大支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工业整体实力的提升速度。作为长期关注煤炭行业的摄影记者,我有幸见证、记录了几十年来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故事。

“晴天一身煤末子,雨天两脚泥腿子”,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煤矿区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与今天大型现代化国有煤矿的大型机械采矿设备安全开采根本没法比。但那个年代的中国煤炭人,却用满腔热情与博大情怀,以及煤炭人骨子里特有的憨厚,在较为落后的工作环境中,在几百米、上千米的井下,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缺设备、缺资金、缺技术的条件下,他们硬是凭借一双双大手、一把把铁锨,“一镐加一炮”恢复了煤炭生产,建设起了一个个新矿区。1996年是煤炭人最骄傲的一年,原煤产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嗷嗷待哺的中国工业在煤炭人艰苦拼搏下终于装上强劲的动力引擎。

随着时代的发展,曾为共和国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煤炭行业,也迎来了资源枯竭、产业转型、安全隐患等种种问题,与时代一起经历了进步、阵痛与蝶变。从优劣并存到科学布局,从傻大黑粗到绿色安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煤炭行业在不断完成着自我的革新和升级。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中国将迎来70年华诞。这些定格在时光隧道里的中国煤炭人和事,见证了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的坚实足迹。关注煤炭、拍摄煤炭、记录煤炭,我将一如既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