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12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林集团:“走出去”破局 全产业链经营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俊毅

天然林全面停伐后,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然而,2016年,我国自新西兰进口的木材价格每吨却同比下降了20美元。原来,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新西兰购买林地,打破了境外主要木材经销商的市场垄断,并代表国内中小企业集中对外进行木材贸易谈判,增强了我国在国际木材定价中的话语权。

“断奶”后的生存危机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林集团。”中林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权礼说。

1979年11月,原国家农委根据林业部申请,批准成立中国林业进出口总公司。1982年10月,为承接利比亚沿地中海营造长320公里、宽5公里森林带项目,原经贸部、林业部协商组建中国林业对外工程公司,1984年2月正式登记,这是中林集团的前身。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整合,1996年,中国林业对外工程公司改组为中国林业国际合作集团公司,并逐步与部委脱钩,集林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林业企业正式成型,然而挑战也随之而来。

1998年,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发生特大洪灾。此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全面停止长江、黄河流域中上游天然林采伐,天然林资源保护试点工程正式启动。随后,我国通过采取“停、减、管、造”以及政策扶持、财政补助等措施,逐步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与生态环境的修复,林业产业受到的约束不断增强。

林业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为市场提供木材、板材等粗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低。中国林业国际合作集团公司像业内其他企业一样,缺乏维持长期生存和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当时国家对林业的战略定位并不明确,刚脱离中央部委的中国林业国际合作集团公司陷入内外交困之中。

大调整带来大发展

“集团规模偏小、主营业务实力不强,尚未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部分传统主营业务面临严峻挑战,市场适应能力不强,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程度低等问题极为突出。同时,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环境规制加强等因素的影响,中林集团的发展受到巨大威胁。”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说。

出路在哪里?就在中林集团苦苦思索之时,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共识。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大大好转。

中林集团敏锐地将核心战略调整为“投资境外森林资源,满足国内木材需求,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在林业产业发展和国际合作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积极走出去开发俄罗斯、北美、东南亚等境外森林。中林集团在新西兰、澳大利亚、俄罗斯、加蓬等21个国家建立了木材生产基地和经营网。特别是在新西兰,2014年中林集团与国家开发银行同PF欧森管理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在新战略的引导下,中林集团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2013年当年,资产总额就同比增长了66%,净利润增长了67%。

纵横拓展产业链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要求林业产业更好更快地实现高质量发展。中林集团的办法是纵向和横向拓展产业链,实行全产业链经营。

宋权礼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中林集团建立了绥芬河国林木业城和满洲里伊利托物流有限公司,实现一根原木从进口到成品出口,产业链、供应链和资金链的“三链融合”。

“木材全产业链经营,既解决了森林禁伐与木材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有效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白景明说。

在江苏镇江,中林集团建立了中林镇江生态产业城,紧扣“木”元素、发挥“港”优势、做强“产”规模、促进“城”兴旺,打造集贸易、仓储、物流、加工、金融服务于一体的林业全产业链集群。按照“沿边、沿江、沿海”的发展思路,中林集团还积极推进港口、口岸、园区等综合性服务平台建设,收购控股山东日照临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增资重组如皋港务集团,进一步完善了林业全产业链布局。

近几年,中林集团又开始打造以“嵌入式开发、融入生态”为特征的集林业、旅游业、健康产业于一体的“森林康养”模式,构建中林“生态旅游、生态产品”的品牌布局,开发了千岛湖、西双版纳雅德秘侬旅游度假区等合作景区,打造了杭州鳌山村、歙县披云山庄等以村庄为基础的一系列特色生态旅游项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